企业有难题了怎么办?如何才能实现政府与企业间快捷、高效、畅通的沟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当下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李沧区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全区现任334名处级干部“一对一”担任334家企业服务专员,负责对联系企业进行长期跟踪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企业创新发展步伐。
解决问题
零距离服务诉求跟踪到底
“企业每天有近300辆车出货,最低生产量2000吨。车辆限行后,企业成本、加工量都将受到影响,严重时,装置波动还将存在安全环保隐患。”中石化青岛地区副总经济师王志军说。面对大活动及突发事件等诸多情况,进出中石化的货车经常面临车辆限行问题,一旦限行就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服务专员陈黎明在走访时发现了中石化的“难处”,积极协调交警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营,降低成本损耗。
青岛公交集团李沧巴士有限公司残疾人在职职工
据了解,服务专员姜可新在走访青岛公交集团李沧巴士有限公司过程中,发现企业2019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比2018年多100余万元。据悉,李沧巴士有限公司2019年度在职职工人数2598人,按照相关规定应安排残疾人人数39人,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17人,而企业递交至残联材料中,符合残联要求有残疾人证的职工仅5人,经服务专员积极联系区残联与市残联对接协调后,两次到李沧区残联递交材料,残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特事特办”,按照有关标准重新核定,符合残联要求有残疾人证的职工17人,为李沧巴士有限公司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94万余元。
规范制度
专员定位政企无缝对接
李沧区建立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搭建起了政企沟通“桥梁”。截至9月底,服务专员走访企业共607家次,为企业解决难题200余个。为了让服务落实到位,李沧区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对服务专员提出了3点要求:
服务专员服务内容明确。服务专员服务企业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送达企业相关政策信息,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三个至少一台账”,建立服务档案。企业服务专员每月至少联系企业一次,每季度至少到企业实地调研一次,每年至少撰写一篇工作总结;建立服务企业台账,详实记录服务情况。
服务、反馈形式灵活高效。服务专员实行线下、线上相结合服务,线下实地走访企业,填写“企业反映问题流转表”;依托信息化平台,企业服务专员和企业一人一账号,企业问题、需求线上实时提报,并实现网上流转办理。实时提取规上企业数据信息;企业服务专员及企业实时反馈问题、提报数据;企业问题及需求实时在线流转办理;企业实时进行在线评价反馈。通过企业服务专员信息化平台这一高效、便捷、有效的服务手段,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助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问题办理路径清晰。服务专员主动联系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解决企业问题诉求,办理部门不明确或职责不清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组织办理。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服务专员信息化平台直接与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金宏网实现互联互通,相关职能部门将在第一时间收到问题办理通知,并将办理情况同样在金宏网进行反馈。难以解决的特殊问题或系统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视情况召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专题会议集中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