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观音寺位于辽阳西路与福州北路交叉口,它的前身名为于姑庵,熟悉于姑庵的老人或者去过青岛观音寺的人都知道,在寺内有两棵参天的古木——银杏树。
这两棵银杏树位于天王殿两侧,左右各距殿墙2米处,相传是明代成化年间建于姑庵时栽上的,长势雄伟,枝繁叶茂,距今有已570年左右了,是本地树龄最长的树木。
两棵树身均高达30米,树冠径约为25米,树干胸径为1.5米。胸围均为3.20米,树冠南北向分别为23.0米、18.0米,东西向分别为25.0米、l4.0米。它的树干粗壮,需要几个人伸手才能合围,露出地面的根部突兀斑驳,似丘陵状,尽现岁月的沧桑。它的树冠庞大,遮天蔽日,整个庙宇都在它笼罩之下。不知从何时起,树顶上面就有两个大喜鹊窝,每当夜幕降临,鹊声四起,树影婆娑,有些森严的感觉。
银杏树俗称白果树,雌雄两株会结白色的果子,白果树由此得名。而这两棵古树很奇异,几百年来,从未结出一颗果子。这两棵古树不结果的真实原因不得而知,老人们传说,这两棵树一雌一雄,本应雄左雌右栽种,阴差阳错,栽成了雌左雄右,颠倒了大自然的次序,便不结果了。
两棵古树历经沧桑,曾经历过战乱而躲过一劫。据老错埠岭村的居民肖相吉回忆,1952年,正值农历正月十一于姑庵庙会,当时于姑庵庙会是青岛市很大的集会,跟正月初九萝卜会、正月十六糖球会并称三大集会。每年到正月十一的时候,于姑庵附近都是人山人海,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人们刚刚过完春节,出门补充一下吃喝用的东西,跟街坊邻居热闹一下。解放初期,国民党时不时地会用飞机空袭沿海地区。那天,肖相吉听见声响,抬头看高空,能用看见大约5公分大小的一架飞机正在飞过来,飞机上的人发现下面人山人海,就在空中放了两枪,吓得人们立即四散开来,赶紧逃命。就在大家以为飞机要炸毁于姑庵时,那架飞机飞过两棵银杏树,往青岛发电厂方向飞去了。肖相吉说,当时那架飞机是想来炸毁青岛发电厂的,最后不小心炸毁了青岛染料厂。就这样,于姑庵和两棵银杏树平安躲过了一劫。
不光有战乱等人为的劫难,银杏树还经历了自然的洗礼。1964年夏季的一个雷雨天,风雨大作,天王殿(殿面向北)右边的银杏树左侧的一很大枝被大风刮断,把天王殿左房顶和左山门打坏,但没打坏神像。此后,主持庵堂的觉真法师将银杏树断枝卖给双河盛砖瓦厂,所收入的300多元用于修复天王殿左房顶和左山门。
1982年12月31日,这两棵银杏树被青岛市政府列为古树名木,成为了保护文物。
500年来,于姑庵经历过多次修缮、扩建和重建,这两棵挺拔而立的参天银杏树经历人为和自然的洗礼,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默默地伫立寺内,注视于姑庵的兴衰,见证时代变迁。(通讯员:徐抒彦、崔梦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