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的胜利召开,搭建起了青岛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为青岛和市北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秉承“和合理念”和“上海精神”,市北区发改局借助峰会东风,积极融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启动“上合+数据互联互通平台”,率先在供应链金融和质量建设领域迈出上合+平台的探索步伐。
历经多方协调和深入工作,11月17日上午,市北区举行了“上合+数据互联互通平台”启动暨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奠基仪式,相关政府部门、上合组织外贸企业以及驻青各大银行等各领域共200余名嘉宾出席会议,青岛市政府副市长刘建军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
“上合+数据互联互通平台”由市北区政府、对外经贸大学青岛研究院、浪潮集团、新华锦集团等多方搭建开放式平台,依托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以数据互联互通为目标,以双向投资贸易为切入点,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地区开展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旨在汇聚信息,激发数据价值,为机构、企业、个人提供数据服务,并通过大数据进行产业指导、产业创新,形成以数据促产业,以产业促交流的发展格局。
“上合+数据互联互通平台”的启动和建设,是一次在区块链产业布局的大胆尝试,标志着上合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项目已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将为青岛市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三个一线”工作法 做好企业的“服务员”
“只要一天!”
青岛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这样说。
青岛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近期投资长沙路以北、宁乡路以西地块项目,急需办理后续手续。立项材料报到市北区发展和改革局,令企业工作人员感到意外的是,从报批到审批,仅仅只用一天。
“创优环境、精诚服务、亲商稳商”是市北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项目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如何做好项目立项服务这篇文章,对市北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市北区发改局聚焦提效增速转作风,在规范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打造“三个一线”工作法,使得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快捷便利,备案项目实现即报即办,大幅缩短审批时间,赢得了立项企业的一致好评。
政策在一线优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北区发改局起草并以区政府名义下发《市北区优化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行动方案》,对项目立项工作实施系统性的审批提速。对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只保留选址意见、用地(用海)预审作为审批前置条件。对于实行备案制的项目,一律不设置任何前置条件,通过在线平台实现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实行即报即办,核准实现3个工作日办结。
流程在一线提速。实施“预先告知”的工作制度,在项目审批前就与投资企业取得联系,通过邮箱、微信、电话等各种渠道发放青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系统使用说明书及注意事项、市北区审批项目明白纸等相关资料,确保企业申报材料准备充分,办理核准只跑一次腿,办理备案件零跑腿。
问题在一线解决。紧盯国家行政审批相关政策,透彻研究政策文件,积极寻找各种为企业和项目服务的可能性。工作人员定期深入企业和工地一线,与企业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就项目审批中容易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想办法、找路径,通过周到、全面、贴心的服务,为市北区的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东西协作谋发展 两地携手奔小康
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以来,市北区发改局与帮扶地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四方面大力开展各项经济协作,积极提升帮扶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发展潜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市北区对口支援的国家级贫困县(区)贵州安顺市西秀区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资金上鼎力支持。对于帮扶资金,发改局科学安排,合理统筹,拨付陇南市西和县1302.01万元,拨付安顺市西秀区868.01万元,切实加强了协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工作。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帮扶工作,共捐赠社会帮扶资金114万元。帮扶资金的及时拨付,帮扶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人才上全力支援。立足扶智、扶志、扶勤的理念,大力协助帮扶地区开展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工作。组织协作地党政干部参加市北区在北京举办的培训班。每年选派优秀教师20人、医生6人赴协作地支医支教,工作中以业务指导、智力支持为主,同时从物质上资助改善办学条件。先后邀请协作地35名教师和23名医生赴市北区培训交流。目前,9所中小学、1家医院与西和县相关学校、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近百名协作地教师来市北学校挂职、访学或参加体验式培训。
产业上深度合作。着眼于增强帮扶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发改局积极利用市北经济资源,推动与帮扶地区的经济交流,力争走出一条互利共赢、协作发展的帮扶之路。全年先后组织百洋医药、海川建设等16家驻区企业赴协作地考察洽谈。两家企业在帮扶地区完成注册,项目投产后可带动众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市北在安顺市西秀区引进的紫薰兰电子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投产。发改局还联合交运集团在长途汽车站开展陇南生态旅游推介暨名优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展销周活动期间销售额近80万元。
劳务上密切协作。发改局注重将市北区人力需求和帮扶地区人力资源相匹配,将提供就业机遇和完善就业体系相结合,积极推动劳务协作向纵深开展。在市北区和西和县分别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为两地劳务协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相继组织区内企业赴协作地开展招聘会、进村入户、劳务中介对接、交流座谈等一系列活动,共为求职者提供7500余个岗位信息。同时在协作地多次举办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有力促进了协作地务工人员的就业意愿和致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