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第2期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入党誓词也写得明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员干部就是为人民做事才入党才当干部的。因此,党员干部就是应该干干净净地为人民做事。
常言说:“君子坦荡荡”。干干净净为民做事的人,就具有坦荡的心怀,宽阔的胸襟。“心底无私天地宽”。内心的和谐,就会性格豁然开朗,更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更容易与人合作相处。因而这样的党员干部能够团结班子成员、团结广大群众一道工作;能够想大事、谋大事、做大事、成大事。这样的党员干部虽然不看重名利,但在老百姓当中有口皆碑;即使不能得到升迁提拔,但在老百姓心里永远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
总书记在福建省宁德市担任地委书记时,为了摸清宁德市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下基层、跑乡村,经常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忍受着持续颠簸带来的腰部疼痛;在泥泞的山路中前进,不顾路途的遥远和道路的危险,当到达乡村时,受到百姓的热情欢迎,被乡里百姓称作是“到过这里最大的官”。一个党员做人做事干净,在百姓之中才有口碑,否则,只能留得骂名,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要“干事”更要“干净”,蕴涵着做一个合格党员的大道理。从中可以看出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干事”和“干净”两者都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状态和应尽的本分;第二层是“干净”比“干事”更重要。要主动自觉地想干事、干成事,负责任地干事、干负责任的事,真正把干事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体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在干事中建功立业、服务群众;同时,更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把廉洁从政作为为官处事的基本原则,秉公用权、慎独慎微,在干事中做到信念不动摇、道德不滑坡、权力不滥用。让“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公而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