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吸引并留住了百万人才的心。我们在吸引人才的同时,需要重视本土工作人员的软环境提升,做到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解决其后顾之忧。
大学、科研院所是青岛市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导力量,人才是支撑青岛发展的第一资源。近五年来,青岛发力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先后有40所科研大咖落户青岛,加上此前的引进数量,全市已累计引进50家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青岛目前已有高校24所,引进高等院校32所,2020年高校总数将超50所。
青岛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吸引并留住了百万人才的心。2018年6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的意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提出实施“五大工程”——以“百万人才集聚工程”为统领,通过“创新创业激励工程”、“未来之星培养工程”、“全民招才引智工程”、“安居乐业保障工程”,把引才、育才、助才、成才、留才,与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为“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率先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意见》是在总结我市现行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吸取全国先进省市人才政策之长,创新性制定的人才政策“升级版”,是青岛有史以来含金量最高、创新突破最大的人才政策。其中,“安居乐业保障工程”旨在提升人才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从医疗保健、居住环境、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落户安置等各个方面,为人才打造全方位的“定制服务”。
青岛数十家科研院所,是几万普通科研人员的家。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作人员数量限制,这些驻青科研院所都没有附属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每到入园和开学季,牵动千家万户心境的,就是孩子能否入学(园)、入哪所、又如何入等问题。青岛房价高,人才流量大,很多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在短期内不具备条件购置房产的条件,有的房屋购置位置偏远,孩子择校问题让这些家长无所适从。我们在吸引人才的同时,需要重视本土工作人员的软环境提升,做到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解决其后顾之忧。因此,叶乃好建议,、重视科研院所集体户口“空挂”的现状,集体户口也是合法户口,其次,要做好驻青科研单位适龄儿童入园入学调查工作,获得详实数据,充分了解并评估其入园入学难问题,此外,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凡是研究所所在辖区内有户口的适龄儿童,依法保障他们就近享受幼儿园和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权利。
最后,要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切实当好驻青科研单位各级人才的助理和保姆,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