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青岛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8年成绩,安排2019年重点工作时,多次提到青岛港,专门拿出一个段落来描述港口。对此,市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表示,会进一步打造全产业链服务,加快国际化进程,争取更多的资源,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把青岛港运营好的同时,做好城市和区域对外开放的窗口,连接世界的桥梁。
政府工作报告,青岛港是热点
网易小编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18年成绩时,“勇于担当服务大局,重大战略实施”段提到:港口新增集装箱航线13条,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4亿吨、1931.5万标箱。
而在安排2019年重点工作时,又在“做优做活现代服务业”段落中提出:放大港口、机场、高铁等交通设施快速提升的效应,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段落则提到:加快机场、港口、高铁、公路等城市间交通和地铁、市政道路、环卫设施等城市内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另外,报告中专门一段描述对港口的计划和目标:建设一流海洋港口,打造国际航运名城。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董家口港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前湾港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建设。支持青岛港集团做大做强,加强海运企业引进合作。推动国际邮轮港跨越式发展,深化与邮轮运营商、旅行社合作,快速提升我市在全国邮轮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开航线,拓展市场,加快提升货客运输量。建设航运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国际航运交易、贸易、金融服务功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上任一月显身手,大事喜事不间断
1月19日,刚刚上任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一个月的李奉利,接受了媒体采访。实际上这一个月来,青岛港大事不断、喜事连连:
董家口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动土开建,年底二期工程投产后,原油码头通过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实现倍增;青岛港首艘自营5万吨级散货船投运,青岛港散货航运实现了从“无船承运”到“有船承运”的跨越;张开怀抱、拥抱世界,推出全程物流“服务十条”;青岛港海铁联运破百万标箱,连续四年夺冠;加入航运业首个区块链联盟——全球航运商业网络,青岛港国际化加速度。
青岛港集团消息显示,1月7日至8日,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率队拜访中远海运集团、美国总统轮船、太平船务、长荣海运、阳明海运、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中外运集运等八大船公司。船公司纷纷表达要与青岛港进一步扩大合作、共同把事业干得更好。
一个月时间马不停蹄、一个月时间风生水起,可以说青岛港正迎来新的机遇,开启新的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务实,要求明确具体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市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表示,孟凡利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客观,也非常务实。面对2018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取得这样的成绩单,是一份非常满意的答卷。
“青岛港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非常重要的是,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连接世界的桥梁,是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区域非常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李奉利表示,要运营好港口的同时,把城市的对外窗口、服务平台做好。带着这个目的,他认真研读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另人激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大力支持青岛港的发展。
李奉利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不管是在创新方面,还是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都有对港口的具体要求。他表示,前湾港码头的装卸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的效率,以后会做的更好。目前通关效率大大提高,集装箱的费用在下降。
“今天我到青岛港刚好一个月,在过去的这一个月当中,我密集拜访了全球最知名的航运公司,马士基、地中海 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等”,李奉利表示,这次在博鳌见到很多公司全球的CEO,应该说他们对青岛港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
港不是老大,船也不是老大,货是老大
李奉利认为, 对于港口而言,要提高效率满足传统服务,但是仅仅提高效率是不够的。要争取更多的资源,有更多的国际航线到青岛来。
最近青岛港很荣幸加入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平台,叫做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全球很多大的港口都在里面,中国只有上海港和青岛港。对于青岛港来讲,有更多的国际航线,枢纽地位才能发挥出来,才能在建设国际一流海港,乃至国际航运名城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实际上现在,港不是老大,船也不是老大,货是老大。能够有经济发展的支撑,做端对端,也就是“ N to N”这种服务才重要。李奉利表示,这次在博鳌,包括青岛港在内,有20多家港口和世界有名的船公司发出了BSGN的声音,发出了博鳌倡议。这个倡议和声音对青岛港的未来,意味着更好的服务、更高的服务、更合理的价值,做得好的话,意味着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