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宁夏路街道依托“美丽青岛”行动,进一步加大违法建筑积案拆除力度,巩固美丽青岛治理成果标准不降。2月14日,街道组织社区、综合执法、特勤队和施工队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攻坚克难,最终拆除南九水路40号违章房5处面积约120平米,实现了新年拆违的“开门红”。
不让违建拖了楼院改造的“后腿”
“去年,街道对南九水路周边老旧楼院进行了综合改造,附近小区焕然一新,这片违建堵塞了消防通道形成了卫生死角,希望街道尽快把这些违建清理掉,让这片地方和别的楼院一样整洁漂亮。”对于楼院改造,南九水路40号的居民心情很急切。
据了解,南九水路40号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老楼院,一楼个别居民在小区平台公共部位搭建房屋,用于存放物品,目前有中苑食品亭、居民摩托车棚和独居老人煤屋等5处违章建筑,占用消防通道形成卫生死角。其中,原属于某的中苑食品亭因合同纠纷一直未能达成拆除意愿,原先由社区为庄姓老人盖的小煤屋因老人中风瘫痪等问题拖延至今没有拆除。
“刚柔并济”实现拆违“落地有声”
面对南九水路片区仅剩下的违章房屋,街道分管领导和社区两委及执法人员多次入户走访,帮助协调当事人合同未到期、经济赔偿等问题,尽量减少当事人的损失。对于独居老人的煤屋问题,社区和执法人员多方联系独居老人的子女,执法人员又多次进行政策讲解,最终赢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顺利实现了违章拆除。至此,南九水片区最后一片违建拆除完成,后期将对地面硬化美化。宁夏路街道分管领导周新立表示,宁夏路街道把老旧楼院改造作为重头工作,从门头广告、内外墙体、楼顶防水、管线入地,设置了小区休闲亭和健身器材,对老楼院进行了全方位绿化亮化美化,先后打造了南九水路样板街区,将“家”文化融入街区改造,通过实名制“护绿”认领、邻里文化墙等形式,增强了居民归属感。
据介绍,2018年宁夏路街道着力抓好4个片区(南九水路、龙潭路延安三路台湛路、镇江路台湛路、宁夏路西片区)老旧楼院改造项目,实现供热管路管网、强电、弱电入地改造,实施屋顶防水、落水管检修更换、内墙体粉刷、荷兰砖铺设、增绿补绿等工程,拆除延安三路176-180号和南九水路1-5、14-24号楼院违章建筑12000平米;打造了宝应路样板街,拆除胶宁桥下、宁夏路28号院等违法建筑1600平米;整治跨门经营8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105处,周边建成口袋公园2处;投资12万元在桥底安装自动抓拍系统整治停车乱象,实行早7点至晚24点常态化巡查,严防市场周边占路经营问题回潮。针对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专方专治,聚焦违章建筑,采取“点、线、面”结合,深入开展拆违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拆除各类违章19600平米,已超过全年拆违任务的160%。聚焦占路亭体,坚持“刚柔并济”,清除辖区内所有占路亭体11个,提前完成拆除任务。聚焦门头牌匾,严格按照“一店一招”的标准,聘用专业公司共拆除楼顶大型广告、LED显示屏、灯箱等各类广告牌匾1089处约7235平米,城区环境明显改善。
据悉,下一步,街道将根据全区统一部署安排,结合辖区老旧楼院改造、外墙保温综合整治时机,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拆除违建力度,杜绝新的违法建筑产生,采取销号的形式,逐步拆除辖区内全部的违法建筑,预计拆除违建3500平米,不断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探索以公共维修基金、居民自筹、街道补助等形式建立社区应急维修基金库及使用管理制度,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维修自然老化、养护不到位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解决南九水路11号山体加固、电路管网改造等问题。解决好云溪路12号,镇江路35、37号楼座,宝应路南侧、延安三路路段痛点难点问题。联合交警部分,对台湛路社区、仲家洼社区周边道路进行划线调整,实现道路微循环;利用现有空间,增加停车泊位,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题。在学校周边安装护栏,实现人车分流,消除安全隐患。(陈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