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奉利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坚持港口发展一体化、装备智能化、业态高端化和港城发展协同化,研究制定山东省港口集团组建方案,推进山东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省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奉利在省两会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岛港将以此为契机,做大装卸业务,逐渐将青岛港由物流港变成贸易港,由目的地港变成枢纽港,让航运要素在青岛港积聚,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青岛港是一个始于1892年的老港,经过120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160多条航线,与近8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在海铁联运方面,去年青岛港实现了115.4万TEU,在全国遥遥领先,成为城市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李奉利说,青岛港有狠抓落实的实干传统,“做我们所说的,说我们所做的”,青岛港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最终是要落实到干上。作为经济的前沿单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青岛港责无旁贷。
李奉利举例说,春节期间,青岛港大港港区完成船舶作业23艘次,火车作业3400节,创出件杂货昼夜火车装卸703节等9项生产高效和纪录;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高丽阿里”轮作业中,创出了单机平均效率40.9自然箱/小时的高效率;原油板块货源饱满,春节期间共靠离大型进口油轮15艘次,完成吞吐量247万吨,均创春节期间生产最好成绩。
青岛港如何发挥好青岛海洋特色优势,为把青岛打造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之城做出应有贡献呢?李奉利表示,港口是一个城市的开放基因,青岛港是青岛、山东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窗口,未来将把这个开放基因做得更好。
“我们希望今后青岛港在中国北方甚至东北亚地区,有更大的作为,真正将山东省的海洋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这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李奉利说,下一步,青岛港将突出问题导向,对标先进港口,在海上做更多航线,在陆地做更多班列,做大青岛港的装卸业务,逐渐将青岛港由物流港变成贸易港,由目的地港变成枢纽港,让航运要素在青岛港积聚,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助力山东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