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好办,就是排队受不了。”“我前头有30多个人,之前最多的一次排过50多个人的队呢!”“闲的窗口就没人去办,忙的就围了一堆人。”记者2月22日在城阳区行政服务中心调查发现,该服务中心窗口的忙闲程度非常不均,其中,社保征缴业务窗口排队时长甚至达到1个多小时,群众意见较大。
22日下午2点左右,市民崔先生来到城阳区行政服务中心社保窗口打印社保缴费单,在抽号台上抽取了一张编号为“A297”的小票,看到系统显示前面还有30多个人等候。3点21分,才轮到崔先生办理业务,5分钟后,他就拿到了缴费单。这时,距离他开始排队时已有1个多小时。
“事儿好办,就是排队受不了。”崔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在一家公司从事人事工作,经常要来城阳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对于这次“排长队”,他并不感到意外,“一直都这样,闲的窗口没人去办事,忙的就围了一堆人。”
另一名前来办理停保业务的群众告诉记者,她排队时间最长的一次前面有50多人在等候,“你看最忙的就是10、11、12这几个社保窗口,那些办理生育险和退休业务的窗口都没几个人。”
记者看到,大厅一楼主要是城阳区人社局和税务局窗口,二楼则是商事登记、投资建设、社会事务、水电气暖等业务区域。其中,人社窗口所占空间最大,包括医保业务在内共设有26个窗口,前来办事的人员也最多。14时15分左右,记者看到,二楼的取号机上显示,市场监管类业务有9人等候,公安分局业务0人等候,而一楼的取号机上显示,人社局窗口等候人数超过了40人,15时16分更是接近“峰值”,排队人数达到了57人。
窗口最多,为什么还排长队?原来,忙闲不均不仅体现在不同部门的窗口之间,记者于14时17分分别抽取了人社窗口取号机上的全部三类业务的号码,企业退休供养和工伤、生育、工龄认证仅有一两人在排队,可社保征缴业务却有39人排队,记者所抽取的A310号排队时长为1小时零9分钟。
记者在现场看到,最为忙碌的社保征缴业务等候区仅设置了9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不少办事群众只好站着等候,有的干脆坐在少有人来的税务窗口前的椅子上。而业务量相对较少的企业退休供养和工伤、生育、工龄认证业务区看起来则“敞亮”得多,设置了18个座位,坐着等候的人却并不多。
记者询问了较为忙碌的10号窗口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人社业务目前还没开通线上预约取号,排长队主要是因为“人太多了,社保窗口一天要接待400多名群众办业务。”大厅导办台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道,窗口办事慢主要是因为“受理的都是复杂业务,而且无法自助办理。”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窗口忙闲不均主要是因为每个窗口的业务种类不同,即使办事群众少的窗口,也不能撤销。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因业务不同而造成的个别窗口“排长队”、群众“多跑腿”问题,我市一些区市已推行了“一窗受理”模式,大厅内不再细分不同部门的窗口,统一提供“无差别受理”服务,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的排队难题。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排长队”的窗口旁边,就有几处空闲的办公位,是否可以为排长队的业务增派几个人手,或是机动地调整现有空闲窗口来协助办理,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