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市北区水清沟街道在海丰广场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集中宣传活动。来自社区医院、眼科医院的医务志愿者、社区的东辉学院公益理发志愿者们为现场居民免费开展健康体检、白内障筛查活动和公益理发活动。
同时,驻街部队官兵也加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当中,为居民现场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教授急救护理知识;更有来自宜阳路小学的学生,用手工制作号召大家坚持垃圾分类,共同为环保做贡献。
此外,现场还有一支“老哥”学雷锋志愿维修队,他们平均年龄60多岁,穿梭在单元楼座为邻居免费修理水电,楼道感应灯也是他们维护更新,队伍成立以来已免费服务10余年。乐安路社区居民林培荣是乐安路社区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也是社区里的一位楼组长。周边的邻居曾奇怪,林培荣怎么总是在楼座附近转?但大家慢慢发现附近楼道的灯他在维修更换,谁家有点电路问题找他帮忙他也从不推脱。附近住了一位孤寡老人,老人家中的水电都是林培荣在帮忙维护。林培荣说:“电工手艺是退休后捡到了一本有关电工的旧书,自己慢慢学慢慢琢磨也就都会了。”在林培荣看来,既然有能力,那肯定要帮一把邻居。
水清沟街道文化站站长王玲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水清沟街道已初步形成9站1中心区域服务网络,实践中心以志愿者活动为主,服务内容更加针对市民需求,服务形式更加突出实践功能和市民体验。同时也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同时期待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来,互帮互助,共树文明新风,建设美好家园。
整合各类资源,突出9站1中心建设。按照街道实际,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文明实践中心区域网。一中心即:水清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依托街道1000平方米文化站建立;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依托7个社区文化中心及户外运动健身广场的基础上,将辖区企业青岛市应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山东兆基律师事务所纳入到实践站建设当中,提升给群众内容丰富的实践体验,采用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企业负责人直接担任站长的方式,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区分功能版块,八大阵地注重实践体验。突出文明实践的功能,整合文化口、民政口、司法口各类资源,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法律服务、卫生服务、健身体育服务、志愿服务等8条工作线,调动群众依据兴趣爱好、日常需求进行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的同时,居民可以依据自身特长,自愿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实现互助互长,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体验的品质,让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强优势项目,实现文明实践遍地开花。根据街道调配力大、社区资源广、企业专业强的特点,在做好基础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优势实践项目培育活动。街道将组织百姓讲堂32名骨干,年内开展200余场次宣讲,讲好大政方针、讲好道德故事、讲好文明新风。依托“乐学水清沟”学分银行,邀请青岛科技大学老师开展专业化、高层次社区教育培训,满足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深化“我爱民俗”文化品牌建设,将传统文明与现代价值观相融合,举办民俗展览活动,丰富居民文娱生活。在社区设立“爱到家”公益理发服务,“抱抱团”邻里互助、“解忧”法律咨询、“夕阳红”爱心编织、买菜帮办、曲艺课堂、健身天地、亲子乐园、智能课堂等各具特色的实践项目,让服务突出实践功能,突出市民体验、突出常态化、系统化,让文明实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