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崂山区市场监管局获悉,2018年度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及所属各部门共受理处结消费投诉1455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05万元。
在投诉中位居首位的是游泳、健身、美容等服务类投诉1559件,占总量的11%。其主要表现:商家关门跑路,擅自转让,售后服务差,霸王条款,退卡难,美容使用三无产品,效果与宣传不符,卫生状况差等问题;位居次席的是餐饮及食品类投诉1220件,占总量的8.3%。主要表现:产品质量惨杂、虚假宣传和虚假表述、服务不规范、多收房间费、服务费、活动优惠临时取消不告知、无证经营等问题;第三是装修装饰类投诉892件,占总量的6.1%。主要表现:产品质量差、以次充好、售后服务不到位、虚假表示、工期延误、定金纠纷、收钱后跑路等问题。此外,汽车消费投诉、网络消费投诉以及家电类消费投诉量也比较大。
预付款要“打水漂” ?消费风险需警惕
2018年2月,区市场监管局陆续接到60余起消费者电话投诉,反映青岛某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突然关门停业,导致消费者手中大量预付卡无法使用,欲与商家协商也找不到负责人。
执法人员接到投诉后,经调查了解,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执法人员认为:公司关门单方面终止服务是一种违约行为,且不积极处理善后,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求偿权,消费者诉求合理合法,应予支持。在多次与该公司领导督促协调下,最终为1179名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260余万元。
这是一个预付费群体投诉维权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得益于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也包含经营者的有效配合。在此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预付费消费方式时,不仅要看商家的资质、规模、信誉等有关情况,还应遵循短期、小额、及时消费等原则,以避免和减少消费风险。
故障维修越修越糟?留存证据好维权
2018年8月,刘女士投诉反映:2018年7月份,因车辆胎压检测系统故障到崂山某汽修厂检修,汽修厂进行检测后,要求消费者花费1300元做软件系统升级,可离开后不到3分钟,车辆再次报警,工作人员又告知前轮胎检测片脱落,调整后行驶不到10公里路,车辆胎压检测系统再次报警,第三次到该店,又告知需花费7800元左右更改电脑模块。而到另一个汽修厂维修,检测结果为后轮胎检测片未放置原位,放至原位后,车辆再无出现胎压检测系统报警现象。刘女士认为汽修厂多次未检测出具体问题,误导消费者消费,对此不满,要求商家退还维修费用,但遭到商家拒绝。
工作人员经了解调查,双方对故障的认定分歧较大,由于僵持不下,最终找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了一份汽车故障证明,凭此证明,前汽修厂同意将1300元全部退还刘女士。
商家作为专业从事汽车修理的行业,故障检测不准确,且一再改变故障原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理应退还相应费用。本案也提醒消费者在维权时,如条件允许要注意并保存好相应处理单据及事件处置经过的视频、语音等有利维权证据,便于维权。
网上购物需谨慎! 卖家身份严核实
2018年1月,上海老人张先生打投诉电话到区市场监管局,反映在网上某链接点击购买的99.2元两副的老花镜,该眼镜可以变换度数所以也被称为智能眼镜,眼镜是通过邮寄方式到达张先生手中,且为货到付款。试用后张老先生觉得眼镜并没有广告描述那么好且度数不合适,联系青岛卖家要求退款,经协商双方同意换货,然而东西寄出去后多次拨打卖家电话都无人接听。
接到求助后,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调查,因张老先生并非购物网站上购买商品,仅有退货地址和收货人电话,工作人员经过多方联系和实地查找,终于找到卖家张某,张某称自己只是微商,仅在微信上和网络链接上以个人名义卖东西,由于订单太多,疏忽了张老先生的换货,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当场将换货的2副眼镜寄给张老先生。
本案经营者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应运而生的微商,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经营者,也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经营者,张老先生购物之地也不是正规的网络平台,仅仅是一个链接,购物风险极高,在没有注册登记的个人处购买商品属于私下交易,不受消法保护,维权成功属偶然现象。本案提醒消费者,网上购物要谨慎,最好选择信誉度较高的网站或者有登记注册的网店,最好不在个人微信及链接上购物。尽量选择货到付款或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收到货物后,应尽快、仔细检查货物有无质量问题,收货时一定索要相关凭证,如购物发票或电子交易单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