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达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其中初次当选的占绝大多数。他们虽然首次当选,但他们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收集到了大量基层“声音”,并且汇总整理带到了会上,受到了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关注。(3月19日《新京报》)
在本次的会议期间,很多的基层代表带来的不仅仅是议案,更是基层的好声音和亮点。让整个大会处处洋溢着民生、民心,映射出了党和政府多基层的关注和关怀,是始终坚持“以民为中心”的体现。
基层,常给人居庙堂之远的感觉,如果基层的声音传不上来,上面的声音传不下去,就会让基层和上面产生“代沟”,自然难以让好政策落实,难以让群众得到实惠,只会让那些“好点子”黯然失色。
基层的声音走向两会,是对民意的尊重,也是一种开放、自信的表现,让这些好声音在两会上“播放”,引来的不仅仅是关注,更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戳中民生的痛点,解决他们的难点。
基层代表去了解民意,收集信息,这不仅仅是一份责任的体现,也是他们对群众的关怀,希望自己带去的意见和建议更有说服力,让两会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能真实,有意义。
基层的“好声音”响起来还不够,还需要对这些“好声音”进行整理,制定出好的政策,让难题迎刃而解,让群众能够更有获得感,这样的声音才是“响”到了群众的心里,“响”到了民生的实处。(文/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