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位于长江流域的甘肃省陇南市相比省内其他地方提前进入了春天,山麓上、河川内树木竞相抽芽,一派春意盎然。连日来,藏族小伙苗龙平忙着装修自家新盖好的一座三层楼房,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做准备。(3月25日 新华网)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因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甘肃宕昌打造绿水青山、迎来“金山银山”的事实,再次见证了抓好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政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重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行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然而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不少制度“短板”和漏洞亟待补齐,仍有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截至目前,宕昌县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达到3.5万多人,通过参与旅游业脱贫4000多人。而且,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整个村庄俨然世外桃源。宕昌村民之所以能收获真金白银,正是因为拥有绿水青山的底蕴。说起来,这何尝不是对只算眼前账者的有力警醒?
font >李克强总理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各地党政要依靠制度、厉行法治,找准突破口、全面精准发力,既在发展经济上“实打实”、又在生态建设上“动真格”,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而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更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然而,良好生态不会自动到来,“美丽中国”不会从天而降。守护青山绿水,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社会各方要踊跃参与,每个公民也要自觉担责,涵养崇尚生态文明的风尚,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文/吴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