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据李沧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为解决暗渠、管线排查难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李沧区城市管理局投资50余万,购买了先进的管道监测机器人和管线潜望内窥镜设备,将排查的效率提高近5倍,排查问题准确率近100%。
现场据李沧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刘世鹏介绍:“以往管线排查,开井盖后全部依靠经验判断,观察管线内部问题不直观。暗渠内存在有毒气体,依靠人工下渠,容易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气体中毒的安全隐患。”此外,井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心里压力大,导致查看不细致、无影像资料等问题。
作为试点,李沧区城市管理局使用管道监测机器人和管线潜望内窥镜这两台设备,对前期市民反映的南庄河暗渠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准确取得了排口尺寸、出水影像、准确距离等,将原先一周都无法完成的排查采集任务,在两天内全部准确到位完成,查出污染点源10余处。将排查的效率提高近5倍,排查问题准确率近100%。
根据排查成果,李沧区城市管理局迅速制定整治方案,目前已完成截污、清淤等全面整治,南庄河暗渠全线已经实现污水零直排,流入李村河的河水清澈见底,也彻底解决了暗渠存在异味的问题。
2018年李沧区在治水工作成绩显著,对区内14条河道及5座小二型水库全面清理,河道清淤、清理垃圾、杂草、漂浮物,共计投入1.5万余人次,清理垃圾杂草6万余立方,出动各类车辆1000余车次,清河长度34余公里。对李村河中游、下游及各支流、暗渠进行清淤,累计清淤24万立方。栽植水生植物6000余平方米、绿化补植90000平方米;李村河流域,排查整治污水点源54处,取消临时截污措施23处;大村河流域,增加污水纳管量约500立方米/日,在暗河设置5处分流口,新增入河清水量近5000立方米/日。
2019年,李沧区城市管理局将继续加大水环境治理的力度:
一是继续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实,完成每年两条生态河道改造任务。同时探索推行“互联网+河道管理模式”。将海绵城市建设系统与省市河长制巡查系统相结合,运行河道大数据。
二是继续开展李村河流域截污整治工程(二期),对李村河流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污染点源排查工作,彻底解决李村河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推进楼山河流域截污排查及整治工作,解决楼山后河各暗渠污水雨天冒溢问题。结合既有管网维修改造,继续对区内专用排水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健全暗渠排水台账。
三是加快河道治理项目推进。对李村河君峰路至曲哥庄段、大村河中下游、板桥坊河中上游沿岸进行海绵改造,打造生态型景观河道。结合李村河君峰路至曲戈庄段提升整治,扩容中水管线,进一步增加中水补给能力。
四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组织开展水环境群众问卷调查活动,探索与学校建立小河长制度,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水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对河长制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