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举行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王正谱出席并讲话,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更好地承担起做工作、干事业的职责和使命。(2019年3月6日四川日报)
网络上曾报道过,中部一乡镇是当地出名的“调研明星乡”,一年有大约500多批次领导干部前来调研,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到两批调研组前来调研,当地领导干部每日奔波于接待中,试问其他日常工作又如何开展的好呢。
调查研究本是一件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科学决策的好事,可近年来“露脸式”“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调研却屡次出现,给基层增添负担,让老百姓反感,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防止形式主义,首先是要端正心态。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形式主义害死人”,如果从一开始就以走形式,走过场的态度来完成上级的调研任务,那出来的调研结果也绝对是一堆无用的废纸。只有以积极为党和政府在决策谋划上提供帮助,为人民群众在生活上提供便利为出发点,才能真正担负起调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防止形式主义,其次是要深入全面。现许多调研走入了了沿“规定路线”逛逛、到“示范点”看看,听“老面孔”讲讲的怪圈中,得不到带一丝“泥土味”的资料。只有放下架子,一扎到底,虚心与基层干部交流,与当地群众交流,多听、多看、多走,由表及里才能获得真实的丰富的调查成果。
防止形式主义,再次是要开花结果。有的调研只调不研,花了大力气收集到的资料,拿回办公室就搁置一旁,不潜心研究,调研报告也是东拼西凑得来,对党和政府的决策谋划没有丝毫参考意义。其实调研的关键就在于“研”,调查只是基础,是一种量的收集,而研究是一种质的改变,是对调查成果的升华。只有研深了、研透了,才能最终形成一份有价值、有参考性的调研报告。(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