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改进党的作风的有力武器。运用好这一武器,首先需要在思想上对其形成正确认识。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思想法宝之一。但这些年来,批评与自我批评越来越难了。在不少地方或小环境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几乎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批评上级,怕打击报复,被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批评下级,怕丢失人缘,丢掉选票;自我批评,怕暴露问题,失去威信。“四风”在有些地方由小病成大病,就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沦为口号直接有关。面对这种状态,也更需要领导干部勇于先批评自己,以其表率作用克服“批评难”现象。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襟怀坦白,勇于自我解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缺点甚至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党的事业秉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事,正确对待问题。要通过不同形式的会议,以坦诚的心态,敞开思想、亮明缺点、暴露短处,像鲁迅那样“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出了问题要勇于负责,多从自身找原因,从主观上查问题,从世界观、价值观上挖根源,触及灵魂,论其危害,使自己受教育,别人受警示,这才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虚怀若谷,自觉接受批评。闻过则喜,纳谏从流,是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和品德。对待意见、建议和批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放下架子,丢掉面子,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亲疏恩怨,诚心诚意地接受批评;诚心诚意不仅要表现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上,更重要的是对照这些批评意见,深刻剖析自己,注意从批评中得到启迪和警醒,吸取教训,提高自己,从而达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目的。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丢掉“怕”字,敢于开展批评。批评是提醒,是警示,是良药。无私才能无畏。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工作中错误的思想和言行,是每一个天佳人必备的优良品质和负责态度。而淡化批评,无原则地保持一团和气,甚至热衷于拉拉扯扯、互相捧场,搞小团体,就会损害集体利益,最终也会害了自己,坐失受教育、受帮助、提升自我的机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谁都不是十全十美。共产党员也是人,不可避免也会犯错误。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践行群众路线中,经常性的开展面对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明辨是非、受到教育,防止“言之无物”、“帽子下无人”,真正为实现全面小康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