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名家说宝】清朝晚期,官窑瓷业逐渐呈衰落趋势。咸丰年间曾因战事一度停烧,同治朝虽恢复生产,但元气大伤,鲜有精品,至光绪初年,大雅斋瓷器脱颖而出,独步一时。大雅斋瓷器是晚清时期继慎德堂之后最为显赫的堂名款瓷器,几乎可与康雍乾时期瓷器媲美,备
【名家说宝】清朝晚期,官窑瓷业逐渐呈衰落趋势。咸丰年间曾因战事一度停烧,同治朝虽恢复生产,但元气大伤,鲜有精品,至光绪初年,“大雅斋”瓷器脱颖而出,独步一时。大雅斋瓷器是晚清时期继慎德堂之后最为显赫的堂名款瓷器,几乎可与康雍乾时期瓷器媲美,备受珍爱,时至今日仍是藏家追捧的器物,实乃典藏珍品。
马先生的松石地龙纹笔洗(大雅斋),口径18.3厘米、底径14.4厘米、高14厘米,以钵盂为基本形,圆口,溜肩,鼓腹,腹部往底部而渐收,圈足,整器形优美,线条流畅,端庄大气,高贵雅致。笔洗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以松石为地,上绘精美纹饰,画片精美,极具典雅柔和之韵。口沿一周如意纹,墨彩勾线,內施黄釉;腹部绘龙纹,间以肥硕翻卷的花叶纹,龙纹神态凶猛,张牙舞爪,身形矫健,威风凛凛;底部一周精美纹饰与口沿对应,以黄釉装饰,尊贵之意彰显无遗。此外,器口边有矾红彩“大雅斋”三字横款、红彩图章款“天地一家春”,足底有红款“永庆长春”四字款。藏品颇具历史,器表开片,细密繁复,坼而未坼,若隐若现,美感十足。纵观整器,器形雅致,釉色淡雅,纹饰精美,款识周正,符合光绪朝官窑瓷器的风格特征,是一件宝贵珍罕的瓷器精品,值得珍藏!
天地一家春,这本是圆明园内的一处建筑名称,大雅斋则位于天地一家春的西间,是供慈禧绘画习字的自用画室。瓷器上钤印的“大雅斋”是慈禧的私人堂款,因此大雅斋瓷器被看做为慈禧太后烧造的专用瓷。据清内务府记载,早在同治年间,朝廷就传旨给江西,由景德镇官窑烧造这种瓷器。不过出于时令等原因,瓷器最终烧造于光绪元年至二年,在清末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大雅斋”瓷器在完成前两批后便没能延续。由于女画师参与完成瓷器画样,也让大雅斋瓷器上呈现出婉约、优美和淡雅的气息。该松石地龙纹笔洗(大雅斋)的纹饰即为云南籍宫廷女画师勾勒,笔法细腻,层次清晰,画意清新,细柔流畅,体现出了宫廷绘画的特征。
此松石地龙纹笔洗(大雅斋),器形规整,做工精细,削足考究,釉面均匀,温润如玉,纹饰精丽,细致典雅,配色适宜,极富动感,彰显出无与伦比的尊贵气质。其胎体轻薄,画功清雅细腻不落于俗套,绘出的龙纹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尤其是整体的艺术造型和图案纹饰所呈现出的美感完美融合,浑然一体表现极致,令人咂舌叫绝。整件藏品历经岁月的洗礼,仍保存品相完好,实属难得,价值弥足珍贵。
晚清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烧制的官窑器中,光绪时期的瓷器在品种和数量上均居首位。而大雅斋瓷器更是因其保存有完整的清官画样及鲜明的特点和多姿多彩的纹饰,在晚清瓷器中独树一帜。它的出现为当时已呈衰落之势的官窑瓷器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代表着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作为晚清御瓷中的闪光点,大雅斋瓷器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珍贵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是艺术品市场上热门的追捧对象,价值一路走高,前景非常明朗看好。
如您想收藏马先生的松石地龙纹笔洗(大雅斋),欢迎致电《名家说宝》咨询藏品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