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说去,还是绕不开吃。
记得以前一个大姨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热爱生活的她,已经入土十来年。希望她至少在吃喝上没有愧对自己,相对满足,不然想再回来补吃一场,可有点难了。
那么邮轮呢,更是吃喝玩乐,吃喝居首。万恶的资本主义,腐朽的享乐生活,请离我近些,更近些,请大家把堕落的机会让给我!
每上邮轮胖三斤?错!一般来说,是胖十三斤。说起来满满都是眼泪,但还是要强忍住心中的悲愤,声讨下奢靡腐化的代表——歌诗达邮轮赛琳娜号:
丫的,没见过这么腹黑,这么坑的:红烧肉,烤鳗鱼,清蒸鸡,烧鱿鱼,炸鸡块,炖猪蹄,烤火腿,四喜丸子、油煎水饺、金枪鱼馅饼,冰激凌甜品、各种三明治……
除了这些能叫上名来的,还有一批不用看名字随便拿就可以的,牛排,卤蛋,烤肠、海鲜汤……
这哪是来旅游,分明是来养猪。看个表演,听个小曲,小赌两把,然后就是吃吃吃,玩玩玩,睡睡睡。
关键还提供那么多的选择项,付费餐厅且放过不提,单单说免费的吧:三楼晚上有正餐,九楼是中西结合的自助,门外还有牛肉面专柜,10楼晚间是西式披萨,可恨的是,服务员还每天往屋里送饼干……也不怕大家都长肉了,回程还多浪费油钱
你可能要说,能去9楼的阳光游泳池游泳呀,能11楼海景健身房跑步呀。
你想想吧,半夜又是逛酒吧,又是看演出,又想玩两把,天天折腾到夜里11点多,有几个能爬起来健身的?大概第二天起来,已经饿了。于是新一轮的增肥开始了……
别看11.45万吨的赛琳娜号挺大,远超普通动力的航母。如果船走的时候吃水三米,回来得吃水得增加一倍,一船人都增重了,再加上扫货的大包小包。
真尴尬,小编一人给上了六个菜
这世间最不该做的事是什么:就是吃饱了撑的。可惜,小编就在邮轮上犯下如此大错。
第一天上船吃晚餐,在三楼的维斯塔餐厅,灯光金碧辉煌,餐具铮明刷亮。一开始觉得也不错,却不知是悲剧的开始:
炒肉片、红烧肉、粉丝炒鱿鱼、烤鸡配煮蛋、小油菜、蛋炒饭、水果一盘……一样样全端上来了,这就是给单身狗一个人的口粮,关键是不能剩!你知道么?
叔当时就懵在现场:吃还是不吃?浪费还是撑死?好在山东人多,来了一对四十岁左右的精干夫妇,请注意精干二字。
叔满脸堆笑,大套近乎,就差跪倒在地,趁着这俩人的菜还没上来,成功推销出去一盘红烧肉和一盘粉丝鱿鱼。
然后眼观鼻、鼻观心,气运丹田,三花聚顶,张开血盆大口,咬碎钢叉银牙,伸出苦练了30余年的抓胸龙抓手,与肉食、青菜和米饭,进行了一场前无古人、怒惊风雨、可歌可泣的酣战……
一句话不说,仅仅用时17分钟,全部解决战斗。当叔站起来的时候,船体都发出了砰的一声震动。
然后在满桌人朝圣般的眼神之中,站稳吾自去,深藏功与名……
真惊人,海鲜尽情吃,海螺尽情拿
以前老觉得邮轮上的饭菜难吃,洋人太傻帽,好好的素材做得半生不熟,缺油少盐,尤其是煎饺做得像皮鞋。
这次出来可真不一样了。深度怀疑他们换了厨师,炒菜基本都是中式的,再次愧疚下叔带上船、又带回去的两桶泡面。
“番茄炒蛋——在意大利邮轮上,找到了我的最爱”,自媒体达人小包子姑娘如此在朋友圈里慨叹;这还不算什么,老干妈洋葱炒豇豆,人家都做得出来的。
随便报点菜名吧:蒜辣豇豆、番茄汁青口贝、蒜味炒芥蓝、黑木耳炒竹笋莲藕、辣味猪肉(有点回锅肉的味)、上海糖醋排骨、凉拌莲藕,这些能看出是在邮轮,而不是中国酒店么?
至于主食里面,有海鲜粥、三明治、汉堡包、蔬菜炒面、香肠蛋炒饭、包子、花卷,面条有鱼丸面、鸡肉面、牛肉丸面,尤其难得的是,配料里面还有咸菜、花生、老干妈、桂林辣椒酱和豆腐乳。
早晚还有mini版的油条,确切说是油条圈,一个个小块的,很焦很脆,像是油炸面圈的感觉。
说句夸张的话,除了你妈做的独家秘笈功夫菜,邮轮上有各种的常见的中国美食、附赠西方烤肉、西式甜点。关键是完全免费、随时供应可以尽管吃、放开吃、随时吃。
说起来,最难过的是第一天上船时,半下午吃的那顿自助。不是饭难吃,是大妈们太凶狠,乱插队不说,基本上是捡到带肉的和稍好点的西餐,基本就是一扫而空,真实版的饿狼传说。
抢吃的也就罢了,还抢座、占座,同行人呼朋引伴,觅食时也念念叨叨。不知道为什么会如同打仗,而且是混乱开打的感觉。
不过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大妈大爷们也都淡定下来。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大家吃撑了,玩累了。总之,对于能吃饱、能吃好,是彻底放心啦。
吃喝还是歌诗达,美好尽在赛琳娜。
文/ 海语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