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佲家传媒】地大物博,丰美富饶的中华大地孕育着无数的奇珍异宝,且每一件藏品都有着无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伴随历史发展的重要资料,历史地位非同凡响。如今,在古瓷书画收藏投资日渐饱和的市场状态下,铜饰物异军突起,成交价格十分喜人,逐渐成为收藏领域中一个值得藏家密切关注的收藏门类,前景看好。
长久以来,门作为建筑物进出口的防御之物,因其特殊的位置以及中国独特的“门文化”信仰,成为传统装饰艺术和民间文化的物质载体。一般来说,建筑门饰主要包括门环、铺首、暗锁、门簪、门钉、门楣、铁皮包门等,这些门饰艺术的建筑显得富丽堂皇,精致异常,备受人们青睐。中国建筑的门饰在其装饰艺术上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隐含了中国传统古老而又深沉的观念,对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遗产,在建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收藏意义非凡。
刘先生的祠堂门饰,长61厘米,宽61厘米,厚6.7厘米,制作精美,工艺精湛,造型奇特,风格别样,是古代装饰在祠堂的大门两边的东西,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纵观藏品,方正规矩,造型简练,轮廓清晰,棱角分明,线条流畅,包浆自然,色泽古雅,中间刻一个鼎状的器物,两侧饰双耳,双足浑厚敦实,立体感强,上面所刻纹饰精致华美,牡丹的花瓣刻成了如意的形状,朵朵妍丽,分布均匀,且带有吉祥的寓意,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从其样式、纹饰以及工艺等各方面来看,此物符合清初期的制作特征,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晚期,年代久远,历史悠久,深藏丰厚的艺术气息,具有非常不错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中华大地,祠堂林立。或庄重典雅或沧桑古朴,雕梁画栋,大气浑厚,远眺近观,各有其妙。这些宗祠,记录着各自的家族历史,展示着不同的建筑特色,独具观赏性。在祠堂的修建中,装饰物是必不可少的。此件祠堂门饰是采用紫铜精制而成的,材质优良,精湛雅观,朴素简洁,精美细致,用手抚之,可感受到器身上凹凸不平,错落有致的纹饰,手感非常好,颇具意趣。纵使历经百年岁月的消磨,其图案仍能保持此态,清晰可见,风采依旧,在制作技术有限的年代,能诞生如此瑰丽的门饰,实属不易,正充分体现了当时期匠师高超的技巧和伟大的创造力,是一件独具匠心的收藏佳作。静静凝视这件藏品,仿佛听到了它在诉说着自己的过去,讲述着古时的兴衰,独具蕴意。
如您想收藏刘先生的祠堂门饰,欢迎致电《名家说宝》咨询藏品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