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2019年4月15日求是网)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发展历史的国家,历史上,我们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不仅为中华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更是为人类文明贡献了相当的智慧,从根本上来看,对文艺的重视,对哲学的追寻,能够让我们始终坚定前行的方向,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而发展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共产党,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文化文艺灿烂,哲学社会科学高度发展的过度里,对于这些方面的发展,我们党一直是非常重视,始终将其列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抓手,从而没有松懈过,党员干部在丰富的文化文艺传承与创新中,更是很好的坚守住了自己的灵魂,对于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了更为深刻和清醒的认识。
当前,作为全面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每年我们党及政府都会召开一系列的专题会议,深刻分析当前我国文化文艺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等,通过这种求真务实的马克思主义态度,使得我们党灵魂得到更好的坚守,也使得党员干部培养了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态度。其实,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真正的灵魂是什么?很多人可能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这三个“忠诚”是拷问党员干部灵魂的关键所在,在这三个方面做得好,才是真正的有灵魂,这也是我国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了更好地坚守我们的灵魂,也为了让灵魂的根基更加牢固,近年来,我们党相继出台了一系类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和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及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内容,党员干部积极融入其中,不仅锻造了自己,坚守住了灵魂,更是把内心的灵魂与改革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了起来。一句话,不论是从哪个角度看,也不论是从哪个层面分析,灵魂的坚守绝不能动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离不开灵魂的支撑。(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