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会人员先后观摩了胶州市三里河街道挪庄社区爱心助贫服务驿站的助品室、助餐室、助聊室、助洁室、助发室、助医室,“一键联通即时解困”服务情况和胶东大麻湾社区“爱心助贫服务驿站”。现场听取了有关镇街负责人关于爱心助贫服务驿站和“一键联通即时解困”运行情况的介绍。在现年77岁的贫困户张德松家里,现场检验了“一键联通即时解困”运行效果。张德松现场按下了安装在床头的一个小小的呼叫器,很快接通了村庄帮扶责任人马素志的手机,随后在马素志不接电话的情况下,自动转接至第二联系人办事处党委书记秦红升,再按呼叫器,马素志和秦红升都不接电话,第三联系人社区卫生员的医生王乃禾的电话接通了。张德松高兴地说:“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现在吃穿不愁,有困难也不怕了,随时有人帮!”

现场观摩后,与会人员在胶州宾馆会议厅召开了座谈会。窦宗君主持座谈会并讲话。与会人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各区市围绕“攻山头、树典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
张建东对本次现场观摩会做了点评。对胶州的创新工作给予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升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窦宗君对胶州的扶贫工作点赞。他指出,胶州市的工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创意新,围绕着“攻山头、稳阵地”动了很多的脑子,从外地经验的学习、借鉴,到结合胶州的实际,创新性地推出一键呼叫和爱心超市,进一步提升了脱贫攻坚的质量。二是贴得紧,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所需贴得紧,和提高贫困户的脱贫攻坚质量贴得紧。三是行动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培育典型取得明显成效,体现了攻坚的锐利,行动的迅速。
针对当前扶贫工作,窦宗君指出,全市脱贫攻坚“攻山头、稳阵地”工作进展顺利初见成效。一是高度重视,行动迅速;二是底数清晰,方案具体;三是不断创新,注重实效。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工作,窦宗君强调,一是对象要准;二是措施要实;三是机制要活;四是效果要好。
会议还对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一要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二要提升扶贫资金及项目管理水平。三要落实好扶贫特惠保险政策。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五要积极寻标对标。六要开展蹲点调研抓落实活动。七要准备好上半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
相关链接
“一键联通即时解困”服务机制
胶州市针对一些独居年龄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边缘户,以及一些五保户、低保户等老弱病残弱势群体,由于身边缺少照料,如遇跌倒、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情况,或日常有生活急需,无法第一时间与外界取得联系、得到及时救助的现象,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先期在九龙街道试点,为165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免费在床边安装一部一键呼叫器,并配备一个随身携带移动的蓝牙呼叫器,可同时绑定多个号码。当贫困户有需求或紧急求助时,按下呼叫键,即可联接到“1+1+1+N”帮扶体系中第一个帮扶联系人(村干部),当第一个联系人无法接通时,自动转至第二联系人(帮扶责任人)、第三联系人(镇扶贫办人员、结对医生等)。接通电话后,帮扶联系人可以第一时间到达贫困户家中实施帮助。目前九龙街道已全部安装完毕,全市已筛选符合条件的662户,5月底前将全部安装到位。通过试点运行,效果极好,得到了贫困户的盛赞。

爱心助贫服务驿站
胶州市针对一些身体能够自理的贫困户,由于长期帮扶造成了等靠要思想,甚至还有不知足、不满足、不感恩的现象,亟需建立扶志激励机制,实现扶志扶智,自强自立,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针对贫困人口插花式分布特点,坚持务实、适度、可持续、与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的原则,以社区为单位,结合现有社区服务中心平台资源,先期在三里河挪庄社区、胶东大麻湾社区试点建设了“爱心助贫服务驿站”,设立了助餐、助洁、助聊、助医、助发、助品(爱心超市)等服务功能,合理设定辐射范围,规范运行机制,为社会各界、志愿者搭建一个参与扶贫的平台,为贫困户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生活服务,加快构建社会大扶贫格局。




特别是依托助品室(即爱心超市)的运营,对辖区内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探索实施“扶志积分激励法”,建立“四个一”长效机制,实施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通过积分兑换,为其提供社会捐赠的生活物品,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参与度。响带动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念,鼓励学典型、当典型,不断提升新时代贫困群众精神风貌。
一是制定一套制度。建立“扶志积分激励法”,制定贫困户积分细则,对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致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勤劳卫生等进行量化赋分,通过精神激励、物质奖励、政策引导等有效措施,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脱贫致富,增强贫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巩固扶贫成果。在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奖励先进的同时,对贫困群众中出现的懒汉、酗酒、赌博、不赡养老人等不良行为进行必要的惩戒,实行量化扣分,减少物质和资金帮扶,并在村政务公告栏进行通报。

二是搭建一个平台。在社区服务中心专门建立助品室即“爱心超市”,商品的来源主要有直接捐赠物品和用捐款采购两种方式。特别是胶州市将对外协作地区贵州镇宁县和甘肃徽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日用品作为重点采购,同时实现了东西互助手拉手,共同致富奔小康。实施“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激励式帮扶,改变以往简单地送钱给物,激发正能量,实现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

三是组建一支队伍。每个社区成立由社区书记带队,村党员代表、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代表、村干部等组成的扶志积分评议小组,每月组织对贫困户进行评议打分,经公示后,将激励积分计入贫困户的扶志积分存折,换取相应的生活物品。
四是推树一批典型。突出典型引领作用,定期开展脱贫典型和优秀志愿者先进评选活动,以“脱贫光荣示范户”“百佳志愿者”评选创建为抓手,发证挂牌,大张旗鼓表彰,以先进事迹感染、成功典型辐射等方式影响带动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念,鼓励学典型、当典型,不断提升新时代贫困群众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