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五四精神,不负使命担当。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陕西安康汉滨区吉庆村村主任助理李庚说:“当我看到村里的贫困户从一无所有到成功养殖上百只牛羊,日子越过越红火时,我坚信脱贫攻坚战场就是我们施展才能的地方。”(4月22日,人民日报)
农村基层,对于很多出生在城市、读书在城市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记忆中的“老家”。根深才能叶茂。农村基层很多在偏远地区,这里各类资源匮乏,需要当代青年干部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五四精神,融入基层、扎根基层,安心工作、用心工作,帮助老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帮助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共赴小康,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基层是与群众打交道的第一线,也是政府形象真实、直观反映给广大人民群众第一场地。干好基层工作,青年干部一定要有心怀一方土地的诚挚感情,做到“心里装群众、脑中有宏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接地气”。青春因初心而不老,梦想因奋斗而生辉。要正确对待基层工作,努力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不良倾向,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找到自身“存在感”“价值感”。
基层工作千难万难,与老百姓交朋友就不难。青年干部要经常到群众中去,去和群众交心谈心、唠唠家常,了解群众的想法,学会和群众“打交道”。这样,才能更加清楚了解群众困难以及困难诱因,才能在处理这些矛盾和各类突发事件时,及时应对,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经常到村里去,多认识一些人,特别是村上的老党员干部,很多工作推动和矛盾解决都需要他们帮忙,更要多认识一些村里“刺头”,了解他们的情况,才能在工作推动时,“对症下药”做好思想工作。
基层工作充满着温度与厚重,每个决策、每项措施背后,都是万家忧乐、民生冷暖。青年干部在基层工作中,要时刻留意工作中接触到的人与事,要把自己的工作环境基本情况摸清摸透,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从中锻炼和提高意志,才能在具体工作中统筹安排、合理推进,才能不断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