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古往今来的历史,纵观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化,从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奋斗岁月,形式主义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过去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
流于表面、满足表面、忽略本质的形式主义,外表乍一看光鲜靓丽,实则内里空空如也。“害死人”的形式主义背后其实质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功利主义在作祟。
1942年2月1日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毛泽东同志对主观主义的性质作了深刻分析,他强调主观主义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它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它是和共产党不能并存的。这段重要论述对于在新形式下反对形式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中就可以找到其原理,认识论中深刻的阐明了认识是从实践当中产生的,随实践而发展,靠实践来检验,其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而主观主义是脱离实事求是的,仅凭着主观臆断、猜测,脱离实际的盲目制定一些措施办法,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助长形式主义,造成恶训循环。诚然发挥主观能动性固然是好事,但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要将热情与规律联系起来,深刻认识事物的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规律,反对激进、冒进的做法,要在每一阶段蹄疾步稳的前进,进而到达成功的彼岸,并在大量实践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科学的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所以对于主观我们也要辩证的来看,一言以蔽之的话就是“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 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长久的国家,几千年来深受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那种“讲排场、摆威严”的陋习很有社会基础,如今个别单位或部门,下基层搞调研必是前呼后拥、迎来送往之势,甚至争相敬酒。基层早早做好准备、层层干部陪同,对此领导也往往表示反对,但受历史陋习的影响,长此以往进而形成了“官本位”思想,形式主义也就应运而生。当然,必要的形式和留痕是责任压力传导的方式,安排一些场面也未尝不可,但如果脱离实际,唯上不唯实,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那就成不正之风了。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必定是政绩观的扭曲,责任心缺失,只想当官不想干事更不想担责。于是重口号轻落实,干事以程序当工具、材料做陪嫁的形式主义等问题便滋生。以材料论英雄,做表面文章来“遮羞”,人浮于事,喜欢搞些表面上隆重热烈,实际上没有多大效果各种文章。既让落实者苦不敢言,也难以赢得民心。
思想认识上的提高是解决形式主义的必要条件,也是关键突破口,加强党的思想路线教育,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分析问题,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是我们党历来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改造工具,从革命到改革无不证明着这一点,也从未中断过。(赵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