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3月27日,《四川日报》)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人才优势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优势,人才资源在引领创新发展、全面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支撑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作用的氛围。
而作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才评价,则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只有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才能有助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如何做好人才评价,一是要量体裁衣。要打破“一刀切”的现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但即使是相同的领域和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专长也不尽相同。因此,人才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和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分类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引导人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放到实践中。
二是要注重德才兼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有德无才算不上理想的人才,有才无德同样称不上是合格的人才。“德”好比灯塔,“才”犹如航行的船,无德之才,犹如海上失去方向的船,会误入歧途,而船行驶的愈快,其危险愈大。
三是要创新方式。要以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遵循,创新方式,勇于开展市场化、社会化的多元评价机制,下放评价权力,按照科研周期进行评价,给予充分科研时间,避免评价急功近利。
总之,《意见》的出台从政策上虽最大化解决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但在实际执行中还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抓好符合地方的具体的政策落实措施,不断的探索研究,深化人才管理、引导、服务,才能使量才的尺子更加精准到位。(上官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