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周日早7点,迎着初春料峭的寒风,张浩已经在四流南路北岭处就位,开始了新一天繁忙而有序的工作。
说起张浩,他是市北市政二公司项目公司的职工,一名27岁的年轻基层党员。3月初,公司全面启动“攻坚突破、狠抓落实”道路顽疾专项整治,张浩被编入到公司的步行巡查队伍。从“攻坚”工作启动的那天起,张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忙人”。白天,他奔波在辖区的马路工厂,步行巡查负责的分片路段、查看投诉案件现场、对周边工地进行质量验收;晚间,他披星戴月,进行工地交通疏导,协助同事做好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白黑连轴转,是他的工作常态。
道路巡查工作不是看似简单的走走停停,张浩边走边仔细查看,人行道挡车柱设置不合理,路口车行道转弯半径过小,各类管线检查井缺盖、破损、下沉,无障碍设施不规范、不便民,人行道箱体、杆件遗留……他用心的将巡查路段市政设施存在的问题全部、详实的记录下来。
从北岭至科大驾校(原造纸厂)处,沿线3.9公里,张浩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记。上午9点16分,他完成了全线的市政设施巡查,继而又从科大驾校处折返,开始了道路对侧的设施步行巡查。
10点25分,巡至开平路附近,张浩电话响起,接群众投诉反映,人民一路40号周边人行道通行不便。张浩火速赶往现场查看,发现此路段人行道在护栏内重复设置挡车柱6个,影响群众通行。张浩在现场立即通知在人民路铺设人行道的施工队对此处进行连带施工,拔除挡车柱,并完成遗留路面的恢复。人行道挡车柱设置不合理是公司确定的攻坚突破主抓顽疾之一,张浩就近又对嘉定路、嘉兴路、周边进行了辐射巡查,登记挡车柱设置不合理问题23处。
上午11点36分,张浩回到公司,吃过简单的午饭后就开始梳理上午的巡查记录。无用挡车柱36处、废弃底座28处、公交车站盲道断开10处、地铁阻断盲道6处,需要更换人行道板450平方米,需要整治坡道口32个。一上午时间收获满满。对发现问题附近正好有施工队进行施工的位置,张浩直接电话下达要求,明确告知问题位置和情况,按照“就近”的原则要求进行连带施工。对不具备立即整改的问题,他分类登记汇总至业务科室,由业务科室统筹安排进行处理。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下午1点30分,张浩又准点出发,开始了下午的工地验收。开封路工地,检测铺设的级配碎石厚度、规范现场的安全设施;海慈医院工地,检查铺设人行道情况、抽查人行道板质量。针对施工作业人员在切割人行道板时没有安放防尘棚和进行洒水处理,他下达立即整改要求;巡到本溪路市场附近,他发现大约80平米的人行道塌陷破损,立刻记录了下来……
晚上7点,夜色转暗,华灯初上,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周末夜晚的悠闲气氛中,此时的张浩已到达32路广昌路车站位置的工地。单向两车道、路边停放车辆多、人行道狭窄且有行道树……环境因素给此处施工作业带来困难。为保证顺利施工、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张浩和同事们事先在周围张贴施工公告,明确告知施工作业时间,电话提醒停车车主晚上将车移开。
晚上10点,沥青料到位,位于南通八建工地门口的瑞昌路工地,局部铣刨盖被施工作业开始。张浩又赶到瑞昌路工地,投入到紧张的现场管理中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检查围挡、标示牌、指示牌爆闪灯放置情况,指挥疏通交通。时间在夜色中一点点流逝,而此时精神高度集中的他,关注的却全是现场的处处细节和道道工序。
18日凌晨2点5分,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忙碌,瑞昌路盖被施工完成。此时的张浩长舒了一口气,干涩的双眼、酸痛的脚板、所有的疲倦和困意全部袭来,赶回宿舍的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机,微信运动显示17日排名第一,共走32761步,远超第二名一万多步。
18日下午,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年轻的张浩又元气满满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来。
手机微信运动记录:18日,19123步;19日31263步;20日28157步……在公司攻坚突破步行巡查工作开展的近50天里,张浩日均步行27000余步,他用自己的脚步将市北辖区范围内的道路、工地无数次的丈量。
日常坐在办公室的您也许日步行两三千步,也许周末的外出游玩观光时能达到一万余步。但日日的高强度步行,考验的不仅是工作中的耐力和韧劲,更是对工作坚守的那一份初心。
工作不止、步履不停!正是通过一批像张浩一样的基层党员无私、忘我的工作和付出,辖区市政设施的大数据正在逐步的形成,精细化管理的施工图日渐清晰。
张浩的一天,也是无数扎根一线的市政人实干担当的缩影。他们用自己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践行着爱岗敬业的朴素誓言,用务实和担当为建设更有温度和厚度的主城核心区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