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廉洁丝绸之路分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廉洁丝绸之路”主题,150余名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反腐败和监察机构代表、相关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中外学者、媒体和企业代表,从政府改善营商环境、企业廉洁合规经营、国际社会加强反腐败与法治合作等三个方面展开研讨。(中国纪检监察报,4月28日报道)?
环境就是竞争力,改革等不起,也慢不起。新形势下,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亲”“清”要求,既靠前服务、又守住底线,是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的重要原则。
既要按照“亲”“清”原则,进一步理清责任和权力边界,斩断政商之间的各种非法利益链条,消除政商之间不正当的交往与利益输送漏洞。同时,还要把握好“工作联系等距离,服务企业零距离,私人交往远距离”的分寸,守好政治底线、道德底线、法纪底线。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始终秉持亲商爱商的理念,坦荡真诚和企业家接触交往,建立经常性联系沟通渠道,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政于企,帮助化解发展中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让政商关系在“清”的前提下“亲”起来,实现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要认识到,同企业家交往、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是党的一贯方针和政策,也是党员干部的分内职责,要以“店小二”理念为标杆,当好新时代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建立服务企业机制,推动党员干部把办公场所前移到企业车间、项目工地、产业园区,倾听企业呼声、解决企业诉求、传播政策红利,以“有求必应,随叫随应”的“店小二”式服务为企业解难纾困,以高质量服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广大企业家要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把“亲”、“清”二字作为处理政商关系的根本遵循,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集中精力干事业,争当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模范,做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文/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