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学一年级、七年级的招生即将结束。作为一名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参与到从之前的开放日到提交材料、体验课的全程。能否录取暂且放到一边,且说说学校招生反映出的青岛教育问题。
1.优质教育,青岛饥渴
像青岛中学这样的学校,青岛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青岛中学的存在,更多是改变了众多家长的思维,引发了其他学校的思考。
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兴趣引导;不是强行灌鸭死学,而是激发自身潜力。最近看到了一则青岛知名教育集团老总的专访,题目赫然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不是青岛中学、金家岭学校的教育口号么?
青岛的教育、青岛的孩子,太需要从考试的指挥棒里解脱出来。青岛中学应该充分发挥鲶鱼效应,进而带动全市教育的提升。
从此次报名来看,青岛中学招生80人,预计报名800至1000人;金家岭学校招生40人,报名600余人。可以说,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已经达到久旱盼甘霖的程度。
怎样让青岛中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怎样让青岛的教育水平也在全省挺起龙头?是集团化办学还是中青年教师、校长培训?这些都应该是教育主管部门迫切应该研究的问题。
2.政企关系,亟待摆正
王清宪书记说:我读得懂企业家。青岛要让企业家舒服。那么,教育部门能否读得懂教育家,也让教育家舒服呢?
今年四月份,一个朋友忧心忡忡地劝我说,不要报青岛中学。原因是听说去年某领导批了条子,学校没有同意,连领导的面子都不给,政府关系不会好,从长远不看好学校的发展。
不服从关系、不听从条子,就会影响教育的发展。如果服从各种关系,如果听从各种条子,教育的公平性、独立性何在?青岛这么大,一片教育的净土都容不下?
从此次招生来看,青岛中学的录取结果尚未公示,高新区的三所公办学校周一就要开始报名。此举既不利于青中招生、打乱了招生节奏,又不利于家长给孩子报名,给高新教育系统增加额外负担。
高新区仅此一个教育的金字招牌,不好好保护,不好好珍惜,反而添乱生事!难道是因为不听招呼,不管条子么?一位在高新区开发房产的老总说,青岛的政府环境都不如新疆石河子。
原因何在?官气太重,就不看长远;私欲太重,就不顾大局。青岛中学的学费调整现在都未批准,就很说明问题。怎样让青岛中学能够发展起来,进而引入更多的学校;而不是把青中“关门打狗”,逼走撵走,真的考验主管负责人的智慧。
3.规则意识,仍需引导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孩子的父母,特别理念让孩子能够获得好的环境、好的教育的心情。不过,还是忍不住想自我批评一下,并给个别家长商讨切磋。
此次青岛中学、金家岭学校招生,很多家长给孩子两个学校报名,一是增加孩子的体验机会, 二是增加录取的机率。
这无形中给两所学校增加负担、造成尴尬。据说去年就有被两所学校都录取的:成功的浪费了一个招生的名额,给其他孩子堵了路。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孩子已经被其他学校录取,也带着过来报名,说是想体验一下,看能不能通过。这是公德问题和规则意识。你来体验一下,就可能让学校错失了另外一个孩子。
其实,作为家庭来讲,当然可以以孩子为核心。不过,家长也有事业,住房靠近哪里、何处交通便利都是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如果家庭没有目标,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发展也不会有利。
4.家庭教育,需要重视
孩子的教育,应该来自四个部分:学校,家长,社会教育和孩子自身的修为。如今家长对孩子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择校上,那么对于家庭教育又做到了多少呢?
自我批评一下。以我家面试为例,孩子对老师说:姥姥经常唠叨她,妈妈会因为爸爸而生气。这充分说明家庭氛围营造的重要性。本来觉得我们的家庭够宽松,够民主了,在孩子的角度看来仍然有问题。
家庭教育不光是教她读书,而是身体力行。回来给孩子解释,其实家庭争论也很正常,俩人并没有真的生气。商量好以后俩人多沟通,别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
另外就是素质教育的理解有误。以前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现在看来是错的。可以记也可以背,只是要乐呵、开心地去背就可以了。记忆力、专注力是需要练习的。
从体验课回来,孩子说现场有记忆拼图,5分钟内完成,她一分钟就完成了;让小朋友们读书,然后还让她给大家讲了一遍,全程没有错字。这说明平时的阅读还是沾了光的。
个人认为,家庭的素质教育不是不教育,而是尽量别压迫、别强制。
5.目光长远,去除焦虑
青岛中学造就了新的商机。体验课出来之后,各种潜能开发的机构堵门宣传。也许这就是趁热打铁,成交的最好机会。
怎样把握培训孩子,提升孩子,而不到拔苗助长的程度?珠心算、左脑开发、一眼看数页书、甚至用耳朵读书,到底算是潜能还是现代巫术?
其实家长应该想明白,好的学校很重要,能够通过面试和体验课重要,归根结底是孩子重要。是各种浇灌培养出一个别人口中的天才,还是要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儿童?这是需要选择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社会变化很快。但是,教育需要静心,需要慢下来。
让家长作真正的家长,让学校作真正的学校,让孩子成真正的孩子。这是个人的一点期盼,也希望能有更多同识。
(文:海语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