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张照片——微弱的灯光,书桌的一角,一台已经打开文档编辑软件的电脑、一摞文件。配上一段文字:终于忙完,第二阶段又要开始了。一名企宣部门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名同事的微信朋友圈内容。主动加班只为“博领导一个点头”的现象在职场中并不少见,有些单位甚至还成了常态,出现一种“不加班就不上进”的认识。不仅如此,这种“怒刷存在感”的形式主义加班还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朋友圈办公”“聊天群加班”俨然成风。(新华网)
工作态度好不好,加班论调不足道。功利性加班,折射出个别的干部心术不正。有那么些人,但凡做了一件事,深怕领导不知道,时常在工作群或朋友圈晒加班、博点赞,引领导注意,这样的举动大可不必。我们的干部,应有干实事,不求名利的心态,扎扎实实做好手中的事,才是王道正途。
工作质量好不好,加班时长不重要。个别干部,明明白天可以完成的工作,非要留到晚上做,明明可以工作日完成的事,非要拖到周末做。这种白天不做事,晚上找事做;平时松懒散,周末瞎忙活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向领导表现我在做事的好方式。刷存在感式加班,看似对工作认真负责,实则浪费时间,与工作质量高没有必然联系。
加班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怒刷存在感式的加班更是没有必要。与其说你工作辛苦,倒不如说你平时没有准备,不会统筹兼顾,工作效率差。对工作任务要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进度,找方法、抓关键、重质量,减少无序、无效加班。把工作做到前头,落到实处,既保证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又不影响自己正常休息时间,这才是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净化加班环境,杜绝形式主义加班,是当下广大干部的必修课题。(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