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消息,端午假期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和规矩,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现将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予以通报。(《中国网》)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清廉是干部的“护身符”,既然是“护身符”就要常带在身上,用来驱赶萦绕在身边的“邪恶之气”,尤其是在“节点”,更要警惕“不正之风”污了“廉洁”。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说到过节总会让人心中舒畅几分,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只不过一些干部把“节日”当成了工具,对手握权力的干部进行围猎,这也是一些干部总在“节点”遇上“劫”的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整风反腐败力度,特别是狠抓“节点防腐”。对“四风”和腐败起到了一定的“杀伤力”和震慑力,节日风气也有所好转,党风、政风、作风和社会风气也为之一新。
但是,树倒根在,即便在反腐败和反“四风”的高压下,一些干部依然心存侥幸,变着花样搞“变通”,通过中国礼尚往来的文化,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实现“期权腐败”,让“节点”成为腐败新的“暗道”。
因此,在节前就要对干部做好“敲打”工作,才有利于干部“守廉”。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教育、提醒对干部进行警示;一方面要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或违纪违规的干部重惩,才能扭风正气。(文/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