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十条措施》,按照聚焦产业、开放共享、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思路,以构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高地为目标,以政策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智力成果共用、人才环境共融为核心,积极探索人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着力将成都平原经济区打造成为人才管理改革先行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体。(5月20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新时代是人才致胜的时代,引育留用好各类人才,对于创造性完成省委确定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 四川积极探索以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今年将重点落实《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十条措施》,研究“五区”人才协同发展支持政策,描绘2019年四川人才工作路线图,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政策推动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任务。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建立人才发展新高地,首要打破地域限制,探索高端人才政策共享模式。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高端人才分布不均的突出问题,打破户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建立高端人才评价互认机制,促进区域社会保险互通、教育医疗资源共享、人才优惠政策联动、区域人才顺畅流动的人才资源共享新模式。区域人才一体化,是对人才管理的创新之举,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手,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已经在开展类似的工作。要充分学习借鉴先行先试的经验,结合成都本地实际,切实做好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
要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围绕在川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未来科学中心,打造成德绵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支持跨区域跨行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军民融合特色基地,打造若干区域人才小高地、产业人才大集群。
建立联动机制,畅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渠道。建立区域人才发展联合推进体系,统筹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建立赴外招才引智联动机制,采取省市联合组团、用人单位为主的方式,每年组团赴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城市举办人才活动周,联动开展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行动。畅通干部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渠道,支持高校建设产学研园区、研发平台,支持联合举办各类人才峰会、人才论坛和创新创业大赛,促进人才资源优势互补、智力成果互通互享。(上官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