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重要通告! @青岛人,这片海域海虹有毒

0
分享至

最新!

紧急通知!

伙伴们,千万小心这东西!

近期在福建这个海域检测发现

含有对人体有害毒素的海虹!

贻贝,也叫青口

在北方称海虹

福建等地称淡菜

是大家喜爱的海产品

2017年,福建省曾发生过

贻贝和牡蛎污染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

贻贝

麻痹性贝毒中毒多发生在4-10月份气温高的季节,这段时间内,海洋藻类繁殖迅速,有的藻类含麻痹性贝毒,被贝类摄入后,贝类自身不会中毒,但会富集毒素,人使用麻痹性贝毒含量高的贝壳后,就会发生中毒现象。

就在昨天!

福建漳浦县政府发布通告!

全县海域禁止采捕销售贻贝!

漳浦县人民政府关于

禁止在全县海域采捕销售贻贝的通告

根据近期省市有关部门检测结果表明,我县部分海域存在含有对人体有害毒素的贻贝。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即日起严禁在我县海域范围内采捕、销售贻贝。

二、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加强有关海域贝类检测及水质监测;市场监管局要加强市场流通监管,严禁销售贻贝;各乡镇场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巡查管控,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广大人民群众要遵守通告规定,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凡违反本通告擅自采捕、销售贻贝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特此通告。

漳浦县人民政府

福建疾控上月曾发紧急提醒

据福建疾控:

福建省常见发生麻痹性贝毒中毒的贝类有织纹螺、贻贝和牡蛎。

牡蛎

织纹螺【麻痹性贝毒】

据检测,有的贝类体内不仅含麻痹性贝毒,还含有河豚毒素。麻痹性贝毒和河豚毒素中毒症状相似,均产生麻痹中毒现象。

麻痹性贝毒毒素中毒的最初症状为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继而这些感觉波及到靠近脸和脖子的部分,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轻微的头痛和头晕。有时在早期阶段出现恶心和呕吐。中毒稍微严重,出现胳膊和腿麻痹,随意运动障碍,经常有眩晕感。中毒严重时,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咽喉紧张;随着肌肉麻痹不断扩展加重,最终导致死亡。中毒致死的突出特点是患者临终前意识始终清晰。危险期为12~14h,度过此期者,可望恢复。

麻痹性贝毒中毒抢救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只能靠催吐、止泻等方法对症治疗。

麻痹性贝毒耐高温,通常烹调方式无法去毒。因此,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加热降低毒性。

建议居民在未来气温高的季节,需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新闻报道,不自行采集高发贝类品种食用,不在非正规超市及集市外摊点购买贝类,发现中毒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抢救。

提醒大家注意

关于海虹

自5月份以来

全国已发出过预警

人民日报也提醒报道过

全国多产地曾发预警

已发生多起中毒事件

当时

秦皇岛发布预警

山海关海域海虹(贻贝)养殖区

贝类毒素预警检测结果显示

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升高

超过限值

同一天

河北省昌黎县人民政府

也发出特别提示:

该县出现多例

疑似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

近日,我县部分医疗机构先后接诊6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患者初期症状均为口唇、手脚麻木,后期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就诊患者病情稳定。

县政府已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开展检测和调查等工作。建议广大市民近期不要购买和食用海虹,如因食用海虹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海鲜正当季

但一定要科学健康的食用

扩散出去

近期还要当心以下“毒海鲜”!

织纹螺:

麻痹神经、头晕中毒

福建上月曾有海域

发现织纹螺毒素

眼下正是织纹螺上市时节,就在上月初有报道称:莆田秀屿区月塘镇海域采捕送检的一批次织纹螺就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第一时间发布预警:禁捕勿食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麦螺、甲锥螺、白螺,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质海底的螺类,我省沿海均有分布。织纹螺体内常含有神经性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曾有相关部门检测,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织纹螺体内一种叫做“石房哈毒素”的毒性大增。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就致人死亡。

从外形上看,织纹螺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炒熟的织纹螺颜色层次分明,外形小巧。

河豚鱼:

有剧毒,千万别乱吃!

再次提醒各位吃货:

河豚有剧毒!真的不能乱吃!

河豚,又称河鲀或鲢鲃鱼,因其味道鲜美却含有剧毒,民间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每年3月到5月正值河豚产卵期,其毒性最强,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发期。

河鲀肉质鲜嫩,但内脏、眼睛、血液等含有河豚毒素,宰杀过程中若清除不干净,人食用后容易引起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的潜伏期短,死亡率高,一般出现在进食后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内,发病起初症状是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有刺痛感,继而发展到四肢麻痹和全身软瘫,心率由加速变缓慢,血压下降,瞳孔先收缩而后放大,重症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据悉,河豚鱼是世界上第二毒的脊椎动物。河鲀体内所含的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性毒素,河鲀的卵、卵巢、肝脏、皮、肾、肠、眼、鳃、脑髓、肌肉等部位均带毒。

河鲀毒素比较稳定,不易被一般物理性处理方法破坏,盐腌、日晒、一般加热烧煮等方法都不能解毒。目前对河鲀毒素尚无有效的解毒药物。

圆尾鲎:

毒死四个人没问题!

圆尾鲎的尾巴长于身体,这种圆尾鲎是有剧毒的河豚毒素,不要看这么小小的这一只鲎,毒死四个人绝对没问题。

河豚毒素:是类似于河豚鱼的神经毒,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中毒后表现为胸闷、口周麻木、四肢无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特别提醒

大家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河豚鱼、织纹螺、圆尾鲎及其毒性的认识,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守法经营,自觉做到不销售、不购买、不捕捞、不加工制作有毒有害水产品。

重要科普:

夏季吃海鲜一定要知道这些

夏季吃海鲜防中毒注意这四点

1

选择新鲜的海鲜

特别是在挑选贝类时,发现有死太久及变质海鲜一定不要买。

2

吃海鲜时不要大量饮酒

因为饮酒有可能加快本病的发生。

3

不要吃赤潮期捕捞的海鲜

这类海鲜体内寄生的一些微生物含有较多神经毒素。

4

老年人不宜过量吃海鲜

因为老年人对神经毒素的敏感度高,加上体质较弱,很容易因发生中毒而危及生命。

如何选购海鲜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选择海鲜呢?专家提醒,在选购急冻海产时,应留意店铺的冰冻设备、以及存放方法是否恰当。

鱼和虾蟹

买海鲜尽量选购活的,因为海鲜腐坏得很快。

尤其是买蟹,死蟹最好不要买来吃。如果熟龙虾有腥味,则不要吃。新鲜的龙虾不应该有腥味。

冰鲜的海鲜如有浓烈腥味,即可能已开始变质。

不要吃龙虾中绿色的“龙虾肝”。虽然有些人觉得很好吃,但这些器官(肝脏)会储存着毒素,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贝壳类海产

蛤蜊、蚝、蚌、蚬之类海产,在烹调之前检查一下它们的壳是否仍紧闭,否则就要丢掉。

有甲壳的海产,在烹调之前要用清水将其外壳刷洗干净。

买新鲜鲍鱼、蛏子或象拔蚌等,可用手碰一碰,选取活的、会动的。

贝壳类海产烹煮前,在淡盐水中浸约一小时,让它自动吐出泥沙。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原来新鲜的海产反会被其中部分腐蚀了的所污染。

在烹饪贝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出现海鲜中毒症状怎么办

一旦食用海鲜后发生中毒,首先要马上拨打120,尽快到医院处理。

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较多,多吃有助于肝脏排毒、加快毒素分解;牛奶、米汤等也可以保护胃肠道,因此在吃海鲜之前吃蔬果、喝点米汤,或可起到轻微的缓解之效。

再次提醒!

海鲜正当季,赤潮多发期

请大家多留意!

重要实用信息,扩散提醒!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直播!广东宏远VS北控,杜锋拒绝6连败,沃特斯上演CBA首秀

央视直播!广东宏远VS北控,杜锋拒绝6连败,沃特斯上演CBA首秀

体坛瞎白话
2023-09-24 09:52:05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唯一美食与爱
2023-09-24 16:47:40
一男子与母亲乱伦二十年,担心败露对自己70岁的母亲痛下杀手!

一男子与母亲乱伦二十年,担心败露对自己70岁的母亲痛下杀手!

普法实务
2023-09-14 10:33:09
庾澄庆儿子官宣出柜:和姐妹们拍的照片,他最性感漂亮

庾澄庆儿子官宣出柜:和姐妹们拍的照片,他最性感漂亮

怒放的小太阳
2023-09-23 12:06:51
太辣眼睛了!已婚女子出轨某地领导,露骨视频被流出!

太辣眼睛了!已婚女子出轨某地领导,露骨视频被流出!

雪影的情感
2023-09-12 14:00:21
亚运会开幕:日本队进场,观众无人欢呼!郭晶晶霍启刚赢麻了!

亚运会开幕:日本队进场,观众无人欢呼!郭晶晶霍启刚赢麻了!

娱乐贴士站
2023-09-23 22:50:41
北溪管道被炸即将真相大白:第六舰队中将带队,安放了8枚炸弹

北溪管道被炸即将真相大白:第六舰队中将带队,安放了8枚炸弹

枫月书生
2023-09-22 22:05:38
9月23日, 秘书长古特雷斯引全球激愤, 就在刚刚,联合国传来新消息

9月23日, 秘书长古特雷斯引全球激愤, 就在刚刚,联合国传来新消息

阿芒娱乐说
2023-09-23 19:21:24
一个不好的消息!死伤惨重,当时正在召开高层军事会议

一个不好的消息!死伤惨重,当时正在召开高层军事会议

国学985
2023-09-24 06:14:04
再见皇马!克洛普出价1亿,巴西国脚转投利物浦

再见皇马!克洛普出价1亿,巴西国脚转投利物浦

足球速报台
2023-09-24 20:33:50
惊天大案!黄海演习惨败,尹锡悦竟急转直下

惊天大案!黄海演习惨败,尹锡悦竟急转直下

涛涛生活搞笑
2023-09-23 12:59:22
“伍佰”苏州演唱会遗憾结束,观众最不满意的一次,太不给机会了

“伍佰”苏州演唱会遗憾结束,观众最不满意的一次,太不给机会了

小灰观娱乐
2023-09-24 14:42:14
从华为Mate60 Pro,换成iPhone15 Pro,说一说我的真心话

从华为Mate60 Pro,换成iPhone15 Pro,说一说我的真心话

互联网.乱侃秀
2023-09-24 10:50:32
连夺2金!浙江高二女生太牛了!学校喜报跟不上夺金速度

连夺2金!浙江高二女生太牛了!学校喜报跟不上夺金速度

环球网资讯
2023-09-24 17:35:20
广西社科联原党组书记、主席朱东,被“双开”

广西社科联原党组书记、主席朱东,被“双开”

新京报
2023-09-24 17:41:05
十个化疗九个死!今天,医生终于说了实话!

十个化疗九个死!今天,医生终于说了实话!

肖博健康
2023-09-23 21:36:47
这一次大S恨死伊能静了

这一次大S恨死伊能静了

貂蝉爱撩电影
2023-09-24 12:10:20
王菲不再沉默,9字回应张柏芝三胎传闻,原来这才是真相!

王菲不再沉默,9字回应张柏芝三胎传闻,原来这才是真相!

大龄女一晓彤
2023-09-24 04:54:16
女足轰进32球,创下16连胜!水庆霞彻底火了!

女足轰进32球,创下16连胜!水庆霞彻底火了!

情感召唤师
2023-09-24 18:31:49
余承东始料未及,mate60 Pro 又单独行动了!

余承东始料未及,mate60 Pro 又单独行动了!

空降雄兵
2023-09-24 15:49:39
2023-09-24 21:44:49

头条要闻

男子扮富豪骗40多名女性:仅读过小学 多人遭骗财骗色

头条要闻

男子扮富豪骗40多名女性:仅读过小学 多人遭骗财骗色

财经要闻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

体育要闻

首金!赛艇双花超9秒71碾压夺冠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科技要闻

李斌没听劝

汽车要闻

优化13项体验 腾势N7首次进行OTA升级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游戏
教育
房产

艺术要闻

用创新颜料打开艺术新世界——“她世界·元宇宙林颜歌艺术展”开幕

旅游要闻

江浙沪最适合自驾地方,有山有水有草原

吉姆·瑞恩:Bungie为PS带来的价值比动视更多

教育要闻

“从...开始”怎么用英语表达,跟着老师来学习一下吧

房产要闻

重磅!三亚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