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墒情好,再栽2亩红薯。有了合作社的‘订单’,俺真是吃下了定心丸,没想到种红薯就像种‘金疙瘩’一样出钱。管理跟得上,亩收入不低于7000元……”日前,即墨区田横镇河东村的王庭双一边插秧一边乐滋滋地说。眼下,周边十几个村庄的农民都在忙着栽植“订单”红薯。据了解,田横薯之恋甘薯合作社今年新签约种植农户1500余户,推广种植红薯面积达4000余亩。这是田横镇实施党建引领、产业扶贫以来的一个农田缩影。
田横镇是传统沿海农业镇,农业种植户、海水养殖户分散在全镇各个角落。自去年开始,田横镇按照“产业发展到哪儿,支部建到哪儿”的要求,加强田间地头党组织的建设,让散落在田间垄上的种养大户积极融入“田园党组织”。
念好“融”字诀,党建花开“田头垄上”
“海参养殖,要注意控制温度……”日前,位于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养殖车间里,党员韩丰强正在给其他养殖户上课。“我们公司拥有海参养殖池近万亩,工作区域跨度大,平时很难组织党员活动,党员的示范性也难体现。从我们通过股权激励、组织活动等方式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借势创建‘田头垄上’党建品牌,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一方面,我们公司要求党员户起到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又出台政策,针对党员养殖户提供入股参与公司经营等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员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他说。
将党课从室内搬到田间垄上,将“呆板式教学”变为“互动式体验”,实现党建工作向田间地头延伸,恒生源集团可不是个例。自去年开始,田横镇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同、便于管理”的原则,科学设置社区党委,并要求社区党委注重做好基层党建向田间地头延伸,承担起生产技术指导、理论学习培训、党员精细管理等服务工作。
“我们这儿的党员经常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示范岗……去年,全国面上海参产业大亏,但由于我们科技示范作用好,农户们的收入普通比往年增长一倍多。”韩丰强说。通过“田园党组织”建设,使干群关系更加紧密,组织活动更加接地气、顺民意,今年该支部一下子收到了5名群众递交的入党申请书。
“党建+”勾勒乡村振兴新画卷
“今年1-5月份,通过天猫、每日优鲜等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甘薯400多吨!在网外我们的产品论个卖,十多元一斤还供不应求!以往光合作社宣传农民不积极,今年在社区党委的宣传引导下,农民种植红薯的热情空前高涨。”田横镇薯之恋甘薯合作社负责人刘君芳愉快地说。
为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田横镇要求社区党委牢牢树立党建服务于产业的理念,积极探索抱团发展、合股经营等多种致富发展之路,使党建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实效。雄崖社区依托合作社的吸引带动作用,拓宽党建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中枯燥的说教与产业致富结合起来,把党员教育活动,直接办到了薯之恋甘薯合作社的社员地头上。
据了解,今年以来,雄崖、丁字湾、丰城等社区党委引导合作社采取签约包销、免费提供脱毒薯苗、上门技术指导等方式,免除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累计新签约种植农户1500余户,推广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
为避免社区党委党建重形式轻实际,田横镇还建立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每月一调度、每季一汇报,及时查找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使“田园党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电商党支部,让农村电商“火”起来
“电商党支部安排有电商经验的党员跟我结对,进行专业指导,我的化妆品网店开业6个月以来,已达到3钻信誉,月交易额3万元,净利润也达到5000元,下步我打算继续做好推广,扩大销售规模……”谈起未来规划,田横镇西王村淘宝店主吴佳佳难掩激动。
发展经济要与时俱进,抓党建更要根据社会变化。近几年,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大量年轻人介入到这项产业中。为了把这些年轻人的思想凝聚到一起,紧密地团结在支部周围,田横镇积极探索“党建+电商”模式,努力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镇域电商发展新路径,建立党员+电商户联络机制,将村庄党员与电商户一对一结对,互助互学,有效提升了电商户的党性修养及奉献精神。
西王村从去年6月份成立了电商协会,村党支部整合顺丰、百世等8家物流企业入驻物流中心。目前实现经营性收入8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依托电商协会,该村党员在产品推广,质量管控,售后服务等方面为电商平台累计吸引客户600余位,义务售后服务548人次。流动党员吴娜娜工作在外地,每月都专程回到西王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近期她还专门带着两位客人考察镇电商平台商品质量,洽谈物流合作事谊。
“下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电商产业规模,发挥党员电商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力争孵化盈利创业网店60家,全年线上营业额600万元,村集体创收20万元的目标。”村党支部书记吴显竹说。(隋信海 冯建伟 摄影 梁孝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