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原为青岛保税区,设立于胶州湾西岸,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包括4.8平方公里码头作业区和4.92公里物流仓储加工区、港口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1992年11月设立,是我国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田。200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青岛保税区转型升级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中国首个由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临近港口升级而成的保税港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里集聚了梯次开放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多种开放模式,有着青岛港这一优良的港口资源条件和物流载体,这里还有便捷的通关检测及检验检疫效率、健全的营商服务环境,以青岛海关为龙头的十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了物流成本。
保税港区西大门 孙进涛摄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孙进涛摄
获批的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为依托,可最大限度发挥口岸作业功能和效应,与胶东国际机场和前湾港联动发展,进一步拓展空港、海港的辐射范围,打造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更加开放的营商环境,在更高层面、更高质量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参与国际分工,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促进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吸引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入驻,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对青岛乃至山东扩大对外开放、对接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 张进刚摄
这里有着沿黄流域唯一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目前在全国19个汽车口岸排名已升至第五位,并成为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这里建成了青保国际汽车城和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进口商品总部基地,有着国内首家“互联网+汽车”模式的海淘车网,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和各类进口商品经由这里走向全中国;这里拥有棉花、轮胎、乳胶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橡胶、塑料两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品检测中心之一,建成了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酒类和食品检测实验室,并实现了中韩两国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这里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首创了美元挂牌、保税交易的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建成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交易中心和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进口棉交易基地。港区立足青岛、面向山东、服务沿黄九省区,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并先行先试适合山东特色的创新举措,形成了新的开放优势。2018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外贸进出口总额提升至125.9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6.5%;成功获批5项国家级政策试点,数量居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首;截至2018年底,累计引入大项目358个,其中2018年新增大项目75个。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码头作业区孙进涛摄
2018年1月1日,山东省首票“1210”跨境电商货物顺利从西海岸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通关,标志着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开通“1210”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业务,同时,总投资7000余万元的4处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全面投入运营,保税港区跨境电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山东省唯一可承接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致力于打造青岛唯一可实现“直购进口、保税备货进口、一般出口和特殊区域出口”跨境电商全模式运作的园区,建设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目前已吸引了包括网易考拉、圣元乳业等在内的国内知名及本地跨境电商企业集聚,1月至11月,完成电商业务26万余单,销售额过亿元,为全省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以网易考拉为例,4月28日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5月10日,网易考拉青岛仓正式落地运营,半年时间日均单量便稳步提升至目前的近千单,尤其在当年“双十一”“双十二”大促期间,仓库实现日均处理订单达万余票。
除了跨境电商,进口汽车作为港区特色产业也突破了政策瓶颈。2018年1月底,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成功获批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具备了与上海、天津等老牌汽车口岸同台竞争的资格。9月份,42辆平行进口车在海关监管下进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标志着青岛汽车口岸正式进入“保税时代”,在同期获批开展试点的8个汽车口岸中第一个实现政策落地,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同时,借助青岛市出台的《关于加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持续推动车口岸做优做强,并在全省和沿黄地区布局汽车直营中心和远程汽车堆场,扩大整车进口的辐射带动作用。如今,该口岸累计进口整车已5.2万余辆,注册汽车类企业400余家,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以港口物流为带动,集金融平台、国际贸易、展示交易、仓储物流、交通运输、代理中介、改装研发及后市场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链逐步健全。
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整齐摆放的进口整车
作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冷藏箱进出口港,前湾港自动化码头码头空无一人,货船上的集装箱却被源源不断地卸载运输到堆场上。仅几秒钟,货轮上的集装箱被全自动化双小车桥吊锁定、抓取,并运至中转平台;仅1分钟左右,中转平台将集装箱“转交给”AGV(自动化导引小车);AGV分毫不差地朝着轨道吊行进……物联网感知、高度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让这里完全实现了无人值守作业。
不仅如此,这项让人称奇的全自动化码头项目仅用3年多时间即完成了国内外同类码头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建设成本仅为国外同类码头的75%左右。整个自动化码头内,9个远程操控员承担了传统码头60多人的工作,减少操作人员约85%,提升作业效率约30%,码头设计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40自然箱,是当今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集装箱码头。
青岛西海岸新区前湾港(左边为传统码头,右边为自动化码头)
作为衡量一个国际枢纽港口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在此正式开展。来自美国洛杉矶的集装箱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际转运集拼仓库完成拆箱作业。集装箱内的厨房设备、净化设备配件、汽车配件及食品添加剂等5票货物将与其它货物重新拼箱后,运往东南亚,标志着青岛口岸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功能区”模式,是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创新之举。自2011年7月以来,港区先后在省内潍坊诸城、德州乐陵、济宁邹城、临沂沂水、菏泽牡丹区、泰安新泰等地设立了多个功能区,并在河北石家庄行唐、邯郸鸡泽和黑龙江齐齐哈尔设立了经济合作区,不断探索“省内功能区+省外经济合作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功能区”模式不仅强化了内涵,拓展了发展空间,有效解决了土地等资源约束问题,还打破了行政功能分割,促进了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沿黄经济带及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中,实现了保税港区辐射带动作用的最大化。
同时,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已先后与新疆喀什特殊经济区、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内蒙古满洲里综合保税区、陕西西安西咸新区、吉林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湖北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黑龙江齐齐哈尔综保区、山东济南综合保税区、山东临沂综保区等13个国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参与签署了《"一带一路自贸驿站"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初步形成"一带一路自贸驿站"海港、陆港、枢(纽)港的三港联动合作机制。
就在今年年初,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强化岗位责任,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出口退税全面提速。据统计,保税港区税务局4月份企业退税办理平均时间为2个工作日,远低于规定办结时间。“对实行退税无纸化企业申报的退税信息,按规程通过相关审核无误后,出口退税、收入核算等部门最快实现了8小时退税流程完结,也就是说当天受理、当天核准、当天办结。”保税港区税务局纳服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保税港区税务部门不断完善出口企业的基础备案信息,特别是对申请备案的出口企业,在备案申请受理环节,文书受理岗通过大数据逐一核实。同时,进出口税收管理科各岗位全部实行AB角制度,从岗位上保证了纳税人办税事项的无缝隙受理和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