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10月,在我们世代生息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那时起,经过70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举世惊叹的光辉业绩。这些优秀的儿女们,不怕牺牲、不居功名,用他们的付出,换来了国家的和平安定、欣欣向荣。70年栉风沐雨,70年戎马关山,70年孜孜不倦,战士解甲归田,英雄退隐乡间。
9月26日,辽宁路街道邀请了三位参加过革命战争、经历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老革命战士,分享他们为祖国奋斗的那些故事。
王建明
1926年2月出生,1945年10月,19岁的王建明进入第四野战军41军,1948年4月入党,1983年11月离休。参军后,一路跟随部队打下了锦州、唐山、攻下天津,直至北京外围。先后多次负伤,头盖骨和胯骨都少了一块、一侧的眼睛看不清楚,可老人从未后悔过。他总说,如果我没有受伤,我一定会一直在部队干下去。
一朝披上军装,一生奉献报国。肩抗着家国情怀,站得稳、立得正;历经过纷飞战火,压不弯、打不垮!
杨晓
1947年,18岁的杨晓背起行囊,随部队南下,先后参加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华中南解放,1950年参加过抗美援朝。在部队期间先后担任过卫生员、军医。三等功二次、四等功一次。
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年轻的杨晓果敢而坚毅、仁爱又平和。她用精湛的医术和温和的态度,为受伤的战士带来生的希望与片刻的安宁,彰显医者仁心。
罗太祯
1927年生人, 现年92岁,山东沂水人,1947年参军入伍,进入31军92师275团2营4连,任排长职务,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漳州战役、上海战役、厦门战役,分别在漳州战役和上海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和二等功,在参加厦门战役时负伤致三级残疾,1953年复原。孙子罗智杰于今年光荣入伍,现服役于83军合成11旅。
1500余公里的征途,险象环生的战斗,铸就永不磨灭的铁骨信念。爷爷的伤口是宣言书,是播种机,是红飘带,打小听着爷爷故事长大的孙子罗智杰也在19岁时穿上军装、背上行囊,毅然走上从军之路。红色印记穿越时空,潜移默化激发血脉延续,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活动现场,少先队员为老兵们献上红领巾和鲜花,老兵服务社的退役士兵们为老兵献上礼赞和祝福。最后,小鲍岛社区童真合唱团的老人们,为祖国献上了《我和我的祖国》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