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融媒体】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内滋补品市场销量节节攀升。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刺激之下,越来越多的滋补品横空出世,让很多消费者都难免会产生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此时,消费者很容易进入三个误区:
一是跟风进补,看别人补,自己也补。
咱们中国人口众多,人与人之间的体质与滋补保健品的适应性各不相同。这些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带来了养生保健产品需求量的猛增。很多人一旦出现了任何症状,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寒热虚实,都以为自己“虚”,一律用“补”法,就很容易陷入误区,虚不受补。
大家都知道,中医治疗疾病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个方法,其中的补法适用于虚损性疾病,有一定的延缓衰老、提高脏腑机能、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纠正身体失衡状态的作用。然而,如果只是跟风进补,那么就很容易进入误区,结果自然是得不偿失。
二是跟风乱补,看别人补啥,自己补啥。
坊间传言,香港亿万富豪邵逸夫先生活了一百多岁,得益于长期服用野山参。于是乎,很多有钱人都盲目跟风,以为大补能长寿。可是,人家服用越来越健康,度百岁而去。而有的人服用后却会流鼻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医学权威的解释是,因为人参补气,气虚之人,服用了会越来越好,可如果阴虚,或有实热之人,服用后就会越来越热,流鼻血就成了必然结果。所以,进补必须要因人而宜的考虑自己的体质,不要盲目跟风乱补,看别人补啥,自己就补啥。结果把方向搞反了,到头来伤害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最终非但没有滋补,反而形成了毒补。大家一定要记住,因人而异的科学进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三是胡乱进补,为了身体好,乱吃保健品。
滋补养生的核心问题是要因人而异、辨证施补,且不要盲目进补、胡补、乱补,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适当进行滋补、对位进行滋补。
很多人为了增强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希望通过吃滋补药进行调养,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的,但进补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不要盲目进补、乱补,要科学、合理选用滋补产品,达到滋养对位的目的。
这里要向读者普及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世界上尚未发现能医百病的良药,建议大家弄清自己的体质类型、健康状况、衰弱的程度,权衡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在一定时期内选定相对适宜或效果较为理想的滋补保健品种。
二、滋补品虽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但使用一定要有针对性。使用滋补保健品的目的主要是补虚扶弱,协调阴阳平衡。在体质尚较强健,没有明显虚弱症状表现,能不使用滋补保健品可尽量不用或少用。
三、在风寒、风热或风寒挟湿等表证未痊愈,或有实证发热期间等情况下,千万不宜服用滋补保健品。
四、健康从科学滋补开始,科学滋补就从金荣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