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即墨区田横镇西王村党支部书记吴显竹都会到村庄党支部领办的馒头合作社生产车间巡视。一靠近车间,麦香飘来,像小时候蒸馒头刚出锅的香味。从面粉、面饼、面团到馒头,一条龙全在这里实现。
馒头制作车间内,农家巧妇们把一块块面团揉搓、制作,不一会就变成了一个个仿佛工艺品一样的馒头。将馒头掰开,可以看到清晰的分层,入口劲道,麦香浓郁,还有淡淡的甜味。除了传统面食,粉粉嫩嫩的寿桃、惟妙惟俏的小老虎、金色的元宝……摊凉在货架上,各式各样的馒头让人目不暇接。“我们这个党支部领办的馒头加工厂采用是全是自然、环保的原料,还可以进行‘高端定制’,添加鲜奶、鸡蛋等。我们目前生产的生日馒头一个卖到200多元,还供不应求。目前已经通过村庄的电商合作社销售到临沂、北京等地,市场很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后,我们又出去过一步参观了外地的先进经验,决心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吴显竹说。
这个馒头加工厂是由西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村庄全体村民每人一股,坚持支部领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原则。产品涉及生日、婚庆特色馒头、杂粮馒头、挂面等。“为保证品质,我们馒头加工厂所用小麦、地瓜等原料全部来自周边村庄农户,早在筹建加工厂的一年前,我们就签订了150亩小麦和20亩地瓜种植采购协议,绿色无公害才是我们的金子招牌也是我们在短时间打出品牌的秘诀。”西王村支部书记吴显竹介绍说。
透过展示销售区玻璃幕墙可以看到布局严谨规范的石磨加工区、面食生产车间,使走进这里的人能够清楚的看到生产流程和卫生状况。据生产车间的孙厂长介绍,岛里香大馒头厂按QS食品质量认证标准进行生产。原料与成品严格分离,工人进出不仅要更换专门的服装,还要经过风淋消毒才能进入车间。面团的重量、醒发的时间、车间的温度等都经过严格的控制。与其他传统的面点加工作坊相比,这里的标准化生产、严格的质量管控,高标准的卫生条件成为这家村集体企业的取胜之道。
馒头厂经营红火,西王村老百姓借助于大馒头又多了一条致富路,除一些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人外,农闲时村民可到到馒头厂打工。分为临时工和长期工,每个月算下来,能有3000元到4000元的收入。目前,岛里香大馒头已经批量发往附近5个乡镇、即墨城区及海阳市,借助电商平台更是远销其他省市带动了馒头销量的增长。(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