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金奖等荣誉和奖项。现为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湖南省艺术类高职评委,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美协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主任,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湘潭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湘潭市美协主席、齐白石画院院长。历任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馆长。
《齐白石》与王墨合作480×200cm
虚怀若谷写春秋
——我的工入意出艺术观
二十年前所得“工入意出”四字,乃吾心得实践之体会。艺术亦出有偶,人类创造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又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受到启发,衍生发展了艺术,于是劳动与艺术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宋词插图》册页之一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不满足,这种现象反作用于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不断提高。情感真诚是原始生态的艺术元素。原始艺术取法劳动,艺术进而形成独立。古代中国绘画直到宋朝之前,留下的遗产均为工笔画,包括古代宗教壁画莫不如是。宋以降渐起水墨风气,至明清日盛,由工到写。中国的文字更是如此。书法也是由工整规范的方块的象形字到篆、楷、隶字体发展到行草书体,也是先工后草。这现象是东方文化衍变的既神秘又清晰的轨迹。由此艺术的形成发展都有着一脉相承的规律。
《宋词插图》册页之二
常言道艺海无涯。工艺者初来乍到,总会踌躇莫展。只有自觉地面对现实,怀文抱质的方式,敞开心扉去拥抱文化。纵横艺海,需潜心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外国艺术、研究当代艺术、研究自身艺术,逐渐形式自身艺术战略取向,从中去发现艺术的规律。水墨画艺术是世界现当代共同的话题,怎么将民族性、个我揉合。为艺之人先都是由被动接受自然物象到自我觉悟艺术。什么才是艺术?说白了,艺术从来就是为“我”设置的艺术。艺术中没有自己,没有真情实感,哪有什么艺术可言!天天喊着艺术,却不释其然,殊不知艺术是养出来的。
《宋词插图》册页之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楚地,乃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炎帝神农文化、长沙西汉楚简和帛画文化、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文化等,养育出一代代湖湘骄子。近现代的曾国藩、毛泽东、齐白石,他们的思想感情融入了社会,派生出新的人文、社会科学、政治主张、心怀天下之大道。然则艺术也一样由思想支配自己的艺术人生。如我创的系列工笔画《脸谱》、《暖阳》等人物画作品,已是我工写艺术的转折点,即工入意出的艺术主张。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个人艺术也应如此。
《宋词插图》册页之四
治艺应思考着怎么走自己的路,又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画风。艺术思想要有存在感。我从事工笔画创作和研究二十余年,已然成熟,挺而走险改变画风,又用写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如写意画《乡音》《序系列》至现在也已二十年。虽然同是中国画艺术,却有着不同的表达,前者工细理智,后者豪放恣肆。我在这两者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相互转换,亦工亦写。工入意出则成为我协调并进的一个艺术课题。以哲学的方法解决我画案上工写之间的矛盾;以心纳自然,解决绘画本质上的认识,即借物抒情;我一直主张以人文关怀来赢得艺术,不是被客观现实物象牵制个人的思想。
《青春》136×68cm
于是我常在艺术生活中认识自己,认识事物,理解物象。力求与前人、与今人、与自然和与自己在艺术上拉开距离。
艺术的发展规律,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辨证方法施治。艺术怎么变,目的则是提升到具体怎么去画,怎么去表达,而不是画什么的问题。越往里面钻,就会越来越发着艺无涯。
王志坚2019.11
《不羡神仙羡女郎》136×68cm
《一局棋中造化深》136×68cm
《画魂》与王墨合作480×200cm
《我的未来不是梦》68×68cm
《我的未来不是梦》68×68cm
《我的未来不是梦》68×68cm
《我的未来不是梦》68×68cm
《我的未来不是梦》68×68cm
《绿地引心向往之》68×68cm
《慢步游前村》68×68cm
《一往直前》68×68cm
《迎风而行》68×68cm
《幸福在哪里》136×68cm
《又到我心放飞时》136×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