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兄你掂量吧。”这是“亿元贪官”王保安在经商的四弟需要一笔信用贷款时,向当地的一名干部说的一句话。就这样,他的四弟如愿获得了巨额信贷。(中国纪检监察报)
王保安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对当地这名干部而言,的确是一个两难选择——照办吧,违反规定;不办吧,得罪权势。到底该如何是好呢?在反复“掂量”之后,这名干部最终还是选择了向权势屈服。
也正是这样的“掂量”才让官商之间的交往“不清白”,也让自己为官的仕途“不干净”,最终让自己在错误的“掂量”选择中走向了错误的路,导致了最后的因“掂量”而触碰党纪国法的结果。
显然,从这样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掂量”不应该是对权势的倾斜,一旦出现了这样的倾斜,带来的就是自己踩“红线”的结局,也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有权任性”,忘记了权为谁所用。
官不仅仅是一种“官”,更是一种“责任”,不能仅仅记住自己手中的权力,更要懂得这个权利该为谁所用,在做选择的时候始终要把初心放在首位,才能够不为了名利而放下戒备,不因为权势而忘记责任。
“掂量”的背后其实是在初心和权势之间做选择,这也是一个“小我”和“大我”的决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无愧于心,就要始终保持为民的初心,才能够在各种威逼利诱之下不忘本。(文/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