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财政局局长 李坚
2019年,李沧区财政局坚持“诚信理财,理财为民”的工作理念,落实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依法组织各项财政收入,严格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致力于打造“民生财政”。一年来,李沧区财政局以市民的意见、期盼为工作的目标和动力,做好惠民、利民的每一件事,让全区广大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感受到生活越来越美好。
一、民生投入再创新高,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2019年,区财政局坚持将保障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主抓手,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助推全区民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区民生支出达到54.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900万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25%。
一是集中财力用于民生事业。落实区委区政府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将压减的开支全部用于民生投入,截至目前,各部门(单位)日常公用经费在定额基础上压缩10%;全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1.18%。
二是坚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共投入8.78亿元,主要用于:河南庄小学、青山路幼儿园回购,烟墩山片区、北王安置区及博悦兰亭幼儿园建设等,极大缓解了“入学难”“入园难”问题,同时,有效解决了大班额问题;进一步完善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保障能力,在连续9年提标的基础上,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再次提高了50元;为中小学配备环保桌椅等。
三是支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共投入2.28亿元,主要用于:计划生育年老一次性奖励扶助金;特殊家庭保障体系建设;永清、李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落实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困难居民等。
四是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体系建设。共投入7.78亿元,主要用于: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残疾人帮扶救助、退役士兵公益性岗位安置、居家养老、百岁老人长寿补贴;举办各类招聘会、创业就业政策宣讲,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实现新增就业等。
五是稳步提高平安李沧保障水平。共投入1.77亿元,主要用于:维护公共安全和道路交通秩序;公共单位、校园周边、公共场所等区域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提升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水平;做好平安李沧建设和平安楼院整治,强化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无线上网场所互联网安全保护建设等。
六是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共投入0.55亿元,主要是:改善提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为社区和群众文化活动队伍配备文化设备及器材、为基层配送新书、开展各类综合文化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
七是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共投入33.42亿元,主要用于:美丽青岛三年行动、重点道路门头牌匾改造提升,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加大城市街头绿化维护、环境卫生提升、道路人工清洁洒水抑尘及市政设施维护等,以维护促成果巩固;对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进行应急性维修维护;对老旧小区外墙保温改造施工;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等环境提升工程。
二、积极财税政策发力,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兑现企业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共拨付企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32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旧动能产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发展、企业上市融资、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有效推动了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好小微企业、科技企业、民生项目等税收优惠政策,1-10月份,全区累计减税8.16亿元,其中,2019年新出台的减税政策减税5.89亿元;继续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监察员制度,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实实在在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兑现财源建设扶持政策。2019年,为涵养、培育财源,制定出台了《李沧区财源建设扶持政策实施指南》,对符合扶持条件的企业给予扶持,截至目前,共拨付扶持资金5674.9万元。
四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启动实施PPP项目4个,已落地项目3个。落实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文件精神,全民清理影响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在市政府采购网公开我区政府采购投诉电话及地址,畅通投诉渠道,保证供应商合法权益。
三、提高财政资金监管效能,提升民生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民生资金预算环节管理,把民生资金保障放在首位。将民生资金置于各类财政资金审批办理工作的首位,必要时给予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同时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与监督检查等信息共享机制,对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探索以联合调查的方式提高整体绩效管控能力,严格实行“谁用钱,谁担责”,通过目标编制、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举措,落实预算部门管理责任。
二是加强民生资金使用环节管理,确保民生资金落到实处。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财政监督人员开展督促指导检查,实时跟踪监督检查民生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今年以来,着重监督检查教育资金,共抽取了15所学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61条,下一步要督查其整改落实。
三是加强财政资金公开力度,让市民随时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在全面公开区级财政收支预决算及政府“三公”经费预决算的基础上,督促各政府部门、单位及时公开各自的预决算和“三公”预决算,确保广大市民在李沧在线上都能够查到。
四、发挥会计“窗口”作用,服务群众注重细节
一是持续做好全区会计人员免费继续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共投入120余万元,通过线上、线下教育的方式,免费为全区2.3万名会计提供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会计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二是做好会计职称报名工作。审核2020年度会计初级职称网上报名材料6975人次;做好高级会计职称评审报名组织工作,为全区财会人员力量储备、梯队建设和素质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
过去的一年,财政在民生工作方面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区民生投入虽然不断增加,但随着我区常住人口的持续增加,人均民生投入数额仍然较小;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医疗等公共卫生投入压力不断增大;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创业就业投入压力也在增大;同时,也存在民生投入的效果与预期有差距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去解决的。
2020年,我们将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让公共财政更有效地惠及广大百姓。继续压减行政运行成本,让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最急需的地方,加大财政对教育、就业创业生态环境、社会养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投入力度,努力把李沧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恳请广大市民对财政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做好民生投入工作,比如钱要花到哪里?怎么花才能更有利于民生?大家可以向我们反映。同时,请大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财政干部进行监督,我们一定把民生意见、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更好地促进全区发展和民生改善,让广大市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附件:李沧区财政局工作职能
一、贯彻执行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有关政策和财务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拟订全区财政、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分析预测宏观经济形势,参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拟订政府与企业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励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三、负责管理区级各项财政收支。编制年度区级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汇总全区财政预决算。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等情况。组织制定经费开支标准、定额,审核批复部门(单位)年度预决算。负责区级预决算公开工作。
四、负责组织协调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研究拟订相关政策、制度和办法并组织实施。
五、按照分工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负责政府性基金管理,按照规定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财政票据。组织开展税收保障工作。
六、负责组织制定全区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指导和监督区级国库业务,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区级财政专户以及专户资金。负责区级总预算会计核算。牵头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七、负责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制定全区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及有关限额标准、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负责对政府采购活动以及政府采购各当事人的监督管理。
八、牵头编制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拟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制定需要全区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
九、负责制定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办法。审核并汇总编制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收取区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负责制定企业财务制度并组织实施,参与拟订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
十、负责监督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性资金。参与拟订区级基建投资的有关政策,制定区级基建财务管理制度。负责有关政策性补贴、专项储备资金和对口支援资金财政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拟订全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政策并组织实施。统一管理政府外债,承担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管理工作。负责财税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
十二、负责管理全区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组织实施会计制度。按照规定管理资产评估有关工作。
十三、负责财政领域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负责政府引导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管理,拟订相关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政府引导基金区级财政出资的资产管理。
十四、负责监督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反映财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十五、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六、职能转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深化“一次办好”和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求,组织推进全区财政系统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