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退役军人局局长 邓杰
李沧区退役军人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退役军人为中心,以保障国防和改革强军为目标,权益保障、优抚安置、就业创业、双拥共建等七项重点工作取得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狠抓机构建设,在组织体系完善上实现新突破
健全“两个小组”、打造“三级体系”,全区退役军人工作组织体系基本建成,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网络。
建立完善了区委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两个小组均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40余个军地部门为成员单位,为全区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组建了退役军人局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成街道和社区服务站139个,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五有全覆盖”。
二、狠抓安保维稳,在夯实社会稳定大局上实现新突破
圆满完成重大节庆期间安保维稳任务。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加强风险预判,实现各部门无缝对接、高效联动,圆满完成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八一”建军节、建国70周年等重大节庆期间退役军人安保维稳工作,全区退役军人群体进京、到省“0”上访,群体聚集事件“0”聚集。信访量居全市最低。
三、狠抓待遇提升,在优抚对象保障上实现新突破
我区现有重点优抚对象543人。坚持以落实抚恤优待政策、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为重点,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幼有所教”四个方面提升保障水平。
围绕“老有所养”,积极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所有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发放补贴14.1125万元,全区共发放优抚对象集中供养资金2.16万元,为269个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727.78万元,为54名企业军转干部发放生活补助53.08万元。
围绕“病有所医”,积极落实上级政策,1-6级残疾军人免费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大病费用在医保范围内实现全额报销。为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提供免费查体。
围绕“住有所居”,贯彻落实优抚对象住房优待政策,为12户优抚对象家庭申请保障房时给予减免房租优待,进一步提升了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
围绕“幼有所教”,贯彻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安置驻青部队子女入学入托89人,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全部享受优待政策。
四、狠抓权益维护,在退役军人帮扶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走访慰问“三个覆盖”的目标,积极开展“走基层、接地气、解心结、办实事”活动,走访调研涵盖全区11个街道、68个退役军人服务站,收集优抚对象疑难问题8条,现场解决6条,汇总各类意见建议13条。回复政务服务热线1500余条,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100%。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制度,畅通退役军人诉求表达渠道,构建“服务热线、网上信访、现场接待、视频会商、信息管理”五位一体接待平台,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600余人次,通过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政策,为400余名退役军人解决了合理诉求。
审查符合政策安置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747个,补发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金30余万元,对退役军人的就业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对1979年至2019年40年间断交保险的2900余名退役士兵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帮助696名退役士兵申请保险救助。
五、狠抓就业创业,在提升就业创业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广泛开展“进军营、送政策、送岗位、送项目”活动,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和老兵返乡座谈会,全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4场,为退役军人提供岗位 150余个,80%以上达成就业意向。
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创建,引导支持退役军人入驻就业、创业。目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共2家,入驻企业5家,吸纳退役军人创业180余人。
六、狠抓双拥共建,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上实现新突破
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分析双拥工作形势,研究制定双拥工作计划。春节和“八一”前夕,走访慰问驻军部队和退役军人,深入了解、收集和掌握官兵实际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帮助官兵解决问题。
做好驻青部队服务保障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实施部队营区供暖、住房外墙保温、燃煤锅炉淘汰、营区环境改造工程,为驻青部队协调解决营区建设、环境整治、家属安置等问题9件,其中,帮助海军潜艇学院绿化裸露土地3万平方米,得到军队领导的充分肯定。为321名未就业现役军人随军配偶发放地方生活补助金186.386万元。
探索建立全市首个军训拓展教官储备库,有效解决了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军事拓展训练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扎实做好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迎检工作。组织印发、张贴双拥创城海报500余份,协调青岛北站周边27个单位,大力营造双拥工作氛围。通过青岛主流媒体“党政领导话双拥”专访,“双拥在岛城”宣传专栏及局公众号报道我区双拥事迹。投入67.6万元建设116个双拥宣传栏,7个电子公益屏,在160个主要路段悬挂路旗,使双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区形成了人人关心双拥,人人支持双拥的良好局面。
七、狠抓氛围营造,在树立尊崇导向上实现新突破
广泛开展退役军人返乡欢迎仪式、参军入伍欢送仪式和现役军人立功喜报集中发放仪式,大力营造鼓励支持入伍参军的良好氛围。
积极开展宣树典型活动,表彰宣传“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典型1人,“十大兵妈妈”1人,“十大情系国防最美家庭”典型市级3个、区级1个。
采集各类优抚对象和退役军人信息16111条,为15337户烈属、军属、退役军人家庭悬挂了光荣牌,军人军属荣誉感进一步提升。
八、狠抓党建引领,在强化退役军人思想教育上实现新突破
实施退役军人党员“归队”行动,开展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探索建立退役军人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实现退役军人从军队到地方组织生活无缝衔接。
在11个街道、116个社区开展退役军人机构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工作。其中,59个社区悬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7个社区悬挂英模画像,18个社区设置了荣誉室(墙、栏),36个社区开展了其他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工作,营造了全社会支持退役军人工作,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九、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行退役军人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量大繁杂。据了解,目前涉及到退役军人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文件约140余部,这些法规文件相互交叉重叠,标准不一,缺乏系统的梳理规范。有时落实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文件需要相互借鉴、相互照应,以免使用不当造成工作被动。二是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不够,我区每年退役未安置的军人约有100余人,但是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仅2家,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数量少,发挥作用有限。三是双拥宣传力度不够,形式单一,示范性典型培育不足。目前仅通过设立双拥宣传栏、悬挂路旗、电子屏滚动播放等传统方式,群众多被动接受,较少采用军民联欢晚会、双拥宣传主题公园等新颖的方式。
新的一年,李沧区退役军人局将围绕上级关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按照研究确立的“一三三四七”的工作思路,在营造双拥创建氛围的同时,积极做好退役军人群体信访稳控工作,落实抚恤安置、服务保障政策,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更广的平台,努力建设一支“高精尖”的退役军人工作者队伍,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奋力开创全区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