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之舟已在人民的海洋中航行近百年,始终鼓足干劲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广大党员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的决心砥砺奋进,特别是引领新中国7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屹立于世界东方。成就属于昨天,未来更加可期,新时代、新征程也为我党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代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六有”。何谓“六有”党员?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规、心中有业、心中有情”,旨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始终“不忘来时路,不惧新征程”,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迎接新挑战。
心中有党,坚定信念。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党员党性锤炼方面有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作为基层党员,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都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断强化党性意识和政治立场,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初心。
心中有民,心系群众。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便把“人民”二字深深印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执政宗旨中。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也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人民的责任。新时代的基层党员应该心中常思百姓疾苦,在思想上贴近人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人民群众,在感情上温暖人民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心中有责,敢于担当。担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传承,昭示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习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一名党员干部自觉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实际行动擦亮共产党人的政治名片”。新时代新目标,作为基层党员要树立更高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担当,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把敢于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心中有规,率先垂范。“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严明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扎紧制度的笼子。一个拥有9000余万党员的大党,没有纪律和规矩,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习总书记说:“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广大基层党员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遵守政治规律、提高政治意识,管好自己,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带好队伍,带头学习和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始终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争做清正廉洁、务实干事的典范。
心中有业,增强本领。我党近百年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直面风险挑战,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逐步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干事创业敢担当”,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广大基层党员要始终做到心中有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行,并在动上弯下腰沉下心脚踏实地开展工作,不断给自己充电不,增强驾驭工作的“真本事”、干事创业的“真本领”,把岗位当事业去做,实干苦干,基层工作寻找乐趣,实现自己的价值。
心中有情,立身养德。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是我党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情怀是党员干部立身养德之本。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务必要有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修炼家国情怀,就是要心系家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天下之本在家”,要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修炼为民情怀,就是要带着真挚的感情、朴素的感情,心里想着装着群众,心怀人民、扎根人民,自觉践行执政为民这一立党之本,并在不断的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小金-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