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保准君。
新号开张快一个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小伙伴。希望在新的一年,我能成为一枚名副其实的粉丝吸铁石。
关注保准君的朋友,很多可能是小白,之前不懂保险,也从来没买过。
今天,就来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购买重疾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搞明白了,再考虑买重疾这件事…
Q1:什么是重疾险?
重疾险,主要保的就是重大疾病,比如癌症,脑中风、心肌梗塞等。
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和后期费用非常昂贵。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看到,有人不幸患上一场大病,因为不想拖垮全家,只能发起众筹治病。
但是很多时候,实际筹到的金额远远不及预期金额。
而重疾险,就是用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
它是一种更加稳定的保障手段。
从赔付方式看,重疾险属于定额给付型。
只要满足合同约定的理赔条件,保险公司就会一次性赔偿一笔钱,例如保额30万就会赔30万,并不限制怎么花。
02:重疾险保额多少够用?
这里需要充分考虑罹患重疾时可能花钱的各种场景,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三点:
1) 看病治疗费用
得了重大疾病,到底多少治疗费用才算够用?
这是得重疾后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以重疾前25种最为高发的疾病为例,它们的参考治疗费用,保准君整理了一个表格,供大家参考:
可以看到,很多疾病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或长期康复治疗,
这部分费用30万的保额是基础,50万是小康,100万可能是比较理想的额度。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社保可以承担一部分,但由于存在起付线、封顶线、自付比例,以及不报销社保外费用等限制,实际社保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2)看护营养费用
生病三分治七分养,大病更是如此。
通常大病治疗后期还需要长时间的营养补充和护理。这部分费用需要预留出来。
另外,如果再有一部分是护理的人工费用,像医院护工每天大约200元左右,好一点的保姆5000元/月也不算太高,这部分的费用社保不承担,只能靠积蓄或者商业保险。
3)收入补偿损失
这一部分费用最容易被忽视却是最不该忽视的。
以癌症为例,一旦患上,短时间内势必不能再继续工作。对于癌症患者来讲,五年生存期非常关键,假设这五年中患病的这个人不工作、有人照顾,那么这部分额度就首先要涵盖五年的收入损失,即家庭年收入× 5。
除此之外,如果有家人辞去工作,照顾病人,这部分收入损失也应该计算进去。另外如果得病期间有房贷,车贷,也要计算在重疾保额的考虑范围内。
当然,每个家庭实际情况不同,大家也可以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一下自家情况。
Q3:重疾保障期限选终身还是保到70岁?
很多人会纠结保障期限是直接一步到位选到终身还是选定期,例如保到60岁、70岁。
原则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患病概率也会有所增加。
而且目前中国的人均平均寿命在76.1岁左右,未来还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所以,在预算允许、确保保额够高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保到80岁或者保终身。
当然,如果预算有限,也可以选择先保到70岁,重点覆盖退休前负担最重的人生阶段。
Q4:重疾病种数量是越多越好吗?
需要明确的是,疾病种类多,绝对不等于能理赔的总概率更大。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法定的25种重疾已经占到了理赔的90%以上,
除此之外的重疾病种能起到多大的保障作用,还需要结合实际产品的的理赔标准来进行评估。
同理,轻中症的保障也不能单纯以数量去评判。轻症保障是否优秀,首先就要看是否涵盖了最高发的6种轻症,
6种轻症都有的产品,可以算及格,之后可以再去寻找保障更好的产品。
另外,在轻症责任上,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定,所以除了保障病种不一样外,在理赔标准上各家保险公司也会有所不同。
这些都需要大家在投保时注意。
Q5:选多次赔付还是单次赔付重疾险?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说一次重疾就够要命的,要多次赔付有什么用,鸡肋;也有人担心理赔过一次重疾后,再也买不到其他保险,所以买多次赔付重疾更为保险。
我觉得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看,多赔几次的概率高不高,多花的钱值不值。
从医学的角度看,人一辈子罹患好几种严重的疾病,是有可能的。
以乳腺癌为例,2013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研究表示:
乳腺癌放疗可导致以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增加;冠状动脉风险通常出现于放疗后5年,并将持续存在20年。
再比如甲状腺癌,被称为最高发癌症,它本身预后非常好,五年生存率接近90%,
但一份来自美国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甲状腺癌后二次癌症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都会有所增加。
以往,单次重疾设计的初衷是基于大多数重疾无法被治愈,人们没有二次购买的需求。但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重疾治愈率越来越高,像甲状腺癌患者或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人群,获得了1次重疾理赔之后,有很大概率痊愈,并生活很长时间,痊愈后其实更迫切地需要重疾险来转移再次患重疾的风险。
这就是多次赔付重疾存在的意义,也很可能是重疾险市场未来的大趋势。
因此,如果预算够,可考虑选择多次赔付重疾;如果预算紧张,那把钱花在更高的保额上,或补充其他险种,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Q6:说了这么多,有什么优质重疾可以推荐的吗?
定期重疾险:达尔文2号
达尔文2号可以说是年底重疾险市场出现的一匹黑马,最大的优势是重疾、轻症、中症保额均跑在同类产品的最前端。
而且60岁之前出险额外赠送50%重疾保额,相当于白送了一份保到60岁的定期重疾险。
另外,达尔文2号的癌症二次赔付保障也非常优秀,不仅非癌和二次癌症之间的间隔期短,而且赔付比例高达120%重疾保额。
之前保准君有过单独的评测文,回顾可戳:
终身重疾险:弘康倍倍加
倍倍加这款产品,保准君之前没有单独给大家介绍过,但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
从价格上来讲,它比同类的多次赔付保终身重疾,要便宜5%-10%左右,甚至和单次赔付保终身的重疾险价格持平。
从保障上来讲,轻症中症保障比例都够高。唯一的不完美是,保障前两年出险,不赔付保额,而是像医疗险一样报销,最高限额为2倍保额。
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介意,可以在前两年买一个一年期的重疾险来进行弥补。
更多保险问题,欢迎关注【保准有料】公众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