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习总书记在文章中强调:要根据各地区条件,合理分工,优化发展。完善落实区域主体功能,最终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区域发展的新形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正在形成,东中西部经济各有优势。因此,发挥东中西部地区的自身优势,才能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东部地区应该要发挥其优越的交通优势,将水陆空等交通方式全面利用起来,形成“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态势。中部地区应该发挥其承上启下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东部和西部地区连接发展的纽带。西部地区则应该发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发挥其优越地位,相互取长补短,为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提供基础保障。
当然,要形成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不仅仅要依靠中国各地区的优越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其中人才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依靠传统的劳动力优势显然已经跟不上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我们的经济发展人才更应该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所以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区域人才本不均衡的情况之下,更应该加强人才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与交流,不同区域的人才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优势互补格局。
发挥区域优势,加强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只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这些稳定的基石都铺垫好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所谓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就是一个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发展环境。这一环境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多的是在良好的营商环境的基础之上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市场能在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有序地发展。
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它需要坚实的基础,也需要优良的市场。只有两者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饭小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