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酒,凤香型白酒原产地地域保护核心区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特产,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历史名酒之一。与中国四大香型名酒西凤酒同根同源同工艺,是凤香型酒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凤香之源”。
柳林酒文化
柳林酒赋
月有桂花仙酿,秦有柳林酒香。中华炎帝至尊酒神,农耕文明于斯发祥。天府之国五谷满仓,凤凰神泉于斯滥觞。高巍巍兮,秦岭邀月把盏,长绵绵兮,渭水浇田润粮。领略五千年文化之元气,吸纳九万仞日月之辉光。国之御酒,礼之琼浆;岐山凤鸣,周原乐响。源于殷商之土壤,起于周秦之凤翔。盛于汉唐宋元之酒都,延于明清两朝之酒坊。传承三千载,文明播万方。酿民
魂军魂国魂之玉液,融乡情亲情友情之佳酿。丝路为国礼,中外美名扬 。民族品牌,助陕酒振兴之腾飞,工匠精神,耀神州凤香之荣光。走进新时代,杯盏斟吉祥。柳美酒亦美,凤翔人也翔。千载柳林酒,万代圆梦想!
神农炎帝 造酒之神
《酒经》云:“酒之所兴、肇于上皇”。“上皇”就是炎帝。柳林酒的产地就在炎帝部落的宝鸡渭河流域。这里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农耕文明发祥地。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记载中,炎帝酿酒,最早产生于距今六七千年前,柳林酒的根脉是炎帝酒。考古发现表明,炎帝的发明创造已被宝鸡关桃园、北首岭等500余处仰韶文化遗址及大量的出土器物所佐证。炎帝“耕而作陶”,发明了陶器,创造了中华储酒文明的先河。古人云:“粮有余而酿酒,家有陶而储酒。”中华酿酒根在农耕文明,首功当推炎帝。炎帝实为柳林酒之神。
雍州柳林 凤香之源
柳林酒源于炎黄,始于殷商,兴于秦汉,盛于唐宋。柳林酒,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源头性美酒。柳林酒的源头就在古雍州的凤翔柳林镇,酒名与地名相同,地名和酒名同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为柳林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柳林酒,上与3000年凤香传统工艺一脉相传,下与现代制酒科技融汇相通。集酿酒文化、酒礼文化、民俗文化于一身,铸造出了“炎黄历史文化缘,中华复兴圆梦酒”的悠悠酒情。
古代酒都 国酒之根
凤香型柳林酒是中国根脉性的凤香型国酒,是中华民族最早用于祭天祀祖的国酒,也是周秦汉唐礼遇外宾,庆捷开国;也是归顺民心,淳化民风,以德治国的国酒根脉。炎帝部落,在这里刀耕火种,以粮酿酒;黄帝部落,在这里祭祀天地,拜谒祖先。雍州的先民在这里种粮酿酒。西周崇德,雄秦尚武,强汉拓疆,大唐兴邦,都离不开柳林酒铸国魂,壮军威,融民心。周秦汉唐,在这里发源、壮大、兴旺;柳林美酒,在这里长成了三千年的参天大树。
饮凤神泉 佳酿之母
贵为皇家御酒,必是大匠酿就。早在文王时期,周人在雍州凤翔柳林镇,发现了能使蜂醉蝶迷的“玉泉”,因指此泉清澈如玉,故而得名。传说有一天,从岐山的凤凰山飞来一只凤凰落于泉边,畅饮泉水之后,冲天而去。据《陕西通志》记载:“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当地老百姓认为凤凰饮“玉泉”是神灵的昭示,“玉泉”是驱鬼除疾之物。柳林酒不仅有优质高粱,更有凤凰泉水。百姓每遇疾病即求饮玉泉之水,病痛随之化解,用此泉水所酿造的柳林酒醇香典雅,有神泉必出佳酿,柳林酒之神奇,其奥妙就在此。
匠心臻品 品质之光
欲酿一等美酒,必靠一等工艺。柳林酒具有三千年无断代传承的凤香型白酒的至臻品质。其选用原粮的标准是:颗粒饱满、无杂质、无霉变;其制曲工艺的原则是:流程规范,配料准确,温度检测要求“精确”;其制酒工艺的特点是:采用土暗窖固态发酵,适温入池,混蒸混烧。酿制生产要经过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挑窖六个阶段。坚持传统的土暗窖发酵技术与先进的科技设备相结合,匠心精神、古法酿制不断提升酿酒品质,是柳林酒腾飞新时代的一双强健的翅膀。
丝路国酒 外交之礼司马迁写《史记》,以如椽之笔叙述了汉武“凿通西域”的重要史实。汉唐盛世,万国朝贺,丝绸之路,商旅络绎不绝,骆铃摇响万邦。汉唐王朝,时常派遣特使远赴西域各国,所带的国礼,除了名贵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之外,还有柳林酒。酒都柳林酒,遂成为朝廷馈赠丝绸之路友邦的国礼。于是,柳林镇成了历朝历代的国酒重镇。丝绸之路上,异国他乡的商旅途经凤翔柳林镇,以饮柳林酒、备柳林酒为快事。当时丝绸之路沿线异邦对来自东方古国的琼浆玉液称奇叫绝,赞不绝口。
国际金奖 夺冠之荣
柳林酒,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鼻祖。其独特的香型,五味俱全,香冠诸芳。柳林酒发端于柳林镇西街村,原清代名为“兴盛生”的酿酒老作坊。早在汉唐时期,柳林酒作为国礼,就享誉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柳林酒遂走向海外,先后多次夺得国际大奖,为中华凤香型白酒赢得了殊荣。1915年2月,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柳林酒以无与伦比的品质荣获金奖; 1928年又一次荣获中华国货展览会金质奖。从此,柳林酒便成为了中华民族酿酒业走向世界的翘楚品牌,为国争光的“国际金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