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织就疫情防控网
记建设分公司工程处
建设分公司工程处全体人员在集团及建设分公司各级领导的带领下不畏疫情、坚守岗位,全力做好地铁2、4、11号线各参建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用心织好地铁建设领域的疫情防控网。
“关键时刻,我上!”
朱明是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也是第二党支部书记,2019年年底,他被授予“集团作风建设标兵”称号。他珍惜荣誉,更明白荣誉背后责任的重量。从地铁首条线路开建到今年,他已经连续十年在岗位上过春节了。今年春节,正月初二在公司参加疫情防控紧急会议、正月初三带班应急值守、正月初六“四不两直”现场检查4号线疫情防控情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李善明是建设分公司工程管理处处长,是一名具有17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接到疫情防控的通知后,他毅然取消了回老家过年的计划。作为工程处的领头人,他负责着3条地铁线路、32家参建单位、65个工点、留青人员421名、返青人员5000余人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繁杂的工作,他毫无怨言,坚守岗位,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每天调度处内工作,组织全处人员做好疫区人员排查、疫情防控、各参建单位疫情隔离方案及落实情况、各种信息提报报送等工作。
在岗在家,我来!
春节期间由于工程处大部分员工已经离青,而疫情防控的部署工作迫在眉睫,王喆刚、陶郑、赵凤凯、于明、李祥东等同志作为留青人员,接到疫情防控命令,第一时间到岗值守,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天都按照集团、四号线公司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对各工点进行巡查、组织四号线公司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按会议精神编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并及时发到四号线公司各处室、各参建单位,第一时间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传达到位。
工程处副处长陈剑、邢尚斌、冀海峰、纪帅及马传明、李智慧、张新鹏等工程处员工,虽已返乡,但他们接到通知,都第一时间投入防疫工作。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远程办公、居家办公、协同办公,做到了“人不在岗、思想到岗”,第一时间落实上级的各项部署,做好参建单位人员一个个排查、数据一项项提报、隔离方案一个个审核,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李芳同志,她是建设分公司工程处联络员,也是一位14个月大孩子的妈妈。她既要照顾好孩子,又要投入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她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每天按时OA、微信“在线”上岗,认真做好文件流转、通知要求传达、处内人员信息摸排统计等工作。“看到同事们每天都很忙碌,虽然我带着孩子不是很方便,但也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大家分担一点,我要和同志们一起坚守。”李芳说。
2、防疫战线的幕后坚守者
记一号线公司综合处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一号线公司全体党员职工时刻铭记在心的冲锋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20年1月22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战打响后,一号线公司综合处就开始了后勤保障的幕后战役。综合处6名同志立即通过各种渠道采购物品,1月23日,第一批口罩1000余个分发到一线员工手中,消毒液、手套等物品也已开始投入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物资越来越紧俏,这也是物资采购员郑海和刘逸文每天最发愁的问题。为了给一线员工提供保障,除了多方搜寻采购渠道外,每位同志每天都到周边药房分散购买,一次10个口罩、2瓶酒精,就这样一点一点积攒着。截止目前,采购口罩3000余个,各类消毒物品若干,基本保障了日常使用,但是这项工作还在继续。
只想做个称职的信息枢纽。综合处是行政工作的枢纽,疫情发生后,上级各类文件的流转、会议通知的转达,公司联络员在老家,办公条件有限,留在青岛的小姑娘韩冰主动接手了这项工作,从早晨6点睁开眼,OA、企业微信各类信息不断,每天不间断收转文件、信息,还要不停地和处长、分管领导沟通信息,一直到晚上11点才能安然入睡,一天连吃饭都要坐在电脑前、手机不敢离身。她说,领导和一线的同志那么不容易,我只想做个称职的枢纽,不能让信息耽误在我这里。
公司员工疫情防控守护者。综合处还肩负着公司内部员工的信息收集、防疫宣传工作。疫情发生后,集团每天都要报信息,韩冰、韩晓璐两位同志,每天在处理公文之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汇总员工信息,员工在青、离青、返青、在岗情况,每天两次收集体温,他们每天一对一给员工发信息、打电话不计其数,遇有外地返青、发热的同事还一天两次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两个女同志真是变成了“婆婆嘴”,因为心中有责任,只有逐一落实到位才能心安。为及时掌握信息,马吉星同志正月初四就离开妻儿独自回到青岛,在家边隔离边办公,在自家电脑上坚守着自己的职责阵地。
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疫情发生后,集团党委做了一系列部署,作为基层党支部,综合处的党务工作者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党委各项部署,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中央关于防控疫情的各项精神,鼓励广大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在防疫攻坚战中凸显党员的光荣使命。另一方面,积极收集支部广大党员在防控疫情战役中的典型事迹,通过宣传正能量,鼓励一线同志坚持、坚守、坚强!
每一个岗位都离不开职责和坚守,每一份坚守的背后都有着一颗跳动的红心,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3、青岛地铁加强疫情防控、严格进站安检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青岛地铁各级安保人员众志成城、履职尽责,严格抓好运营安保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自1月25日起,青岛地铁在线网各站安检点,由安检人员对乘车乘客进行体温检测。截至2月3日,青岛地铁累计开展乘客体温检测30.29万人次,对检测发现的27名体温超过37.5℃乘客均按照有关处置程序要求,做好疑似症状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并主动协助政府做确诊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协查工作。
同时,青岛地铁立足安全检查本职工作,进一步加大关键时期反恐防暴检查力度,各站安检员加强对进站乘客人身及携带物品安全检查,保障广大市民乘车安全。2月3日15时许,一名乘客携带一瓶医用酒精从3号线青岛站进站,被安检员检出,并告知乘客酒精属于易燃液体不能携带乘车,乘客认为目前是特殊时期应该给与通融。安检员向乘客耐心地讲解了《青岛市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目录》中关于禁止携带酒精乘车的要求,并详细说明了携带高浓度酒精在密闭车厢内易引发火灾的风险。酒精闪点低,易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爆炸燃烧。经过安检员现场近50分钟的耐心劝说,乘客最终表示理解,并放弃携带酒精乘车。青岛地铁提醒广大乘客,根据《青岛市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目录》要求,乙醇(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乘客禁止携带进站乘车。
在全力以赴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同时,青岛地铁将继续坚持疫情阻击、反恐防暴多管齐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青岛市民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