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进楼请先登记,稍后会为您测量体温。”“抱歉,快递和外卖请放到门口的箱子里,并电话通知居民自行下楼领取……”
在市北区阜新路街道海泊桥社区万和家园,工作人员正按照防疫要求对各类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和劝阻。据项目经理徐京光介绍,疫情发生后,项目办公室立即动员所有工作人员,配合街道和社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居民和业主健康安全。
承包外地返青人员信息摸排
“万和家园这里的工作开展得特别好,基本不用社区操心,帮大忙了,”阜新路街道海泊桥社区党委书记史荣梅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万和家园是商住两用楼,很多外地人在这里租用房间开公司。随着返青高峰的到来,他们高度重视对这部分人员的摸排。“一方面,我们通过电话、微信告知这部分业主,劝说他们暂时不要返青;另一方面,我们24小时都有工作人员在这里值班,一旦发现有商铺人员回来,除了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告诉他们自行隔离14天之外,第一时间上报社区。”项目经理徐京光说。
与此同时,万和家园项目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员到岗,全岗配齐。“我们的保洁、保安、配电室、电梯、消防设备……所有的工种,所有的项目,都有工作人员值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力确保居民和业主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正常生活需要。”徐京光说。
“非接触”+“勤消毒”
在万和家园入口处,工作人员摆放了几个贴有“外卖存放点”标志的箱子。“疫情防控期间,外卖,送水或者快递,都不允许进入,我们会让快递小哥把东西放到门口的箱子里,通过电话通知业主下楼领取。如果有年纪大或者不方便行动的业主,则由我们的工作人员送货上门。”徐京光介绍说。
除避免人员直接接触外,万和家园项目办公室还定期、定点对全楼层进行消毒。“每天早上8点前、中午1点前、下午4点前,我们都要进行消毒。如果哪天人流量大,我们还要增加消毒次数,”徐京光说,“门把手、电梯门、电梯按键……这些都是消毒的重点。另外,我们还用大的喷雾器对每层楼进行喷雾消毒,尽全力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特别负责,进门登记量体温,每天定时定点消毒,嘱咐我们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门口还有专门的垃圾桶收集废弃口罩,真是做到了事无巨细,我们住在这里感觉特别安心,”居民任女士说。
“三三工作法”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
据阜新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国雷介绍,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着“三多”的特点,即小区数量多;开放式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多;沿街小商铺、建筑工地、外来人员多。随着返青人员的增加,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阜新路街道聚焦‘如何守好门,管好人’,运用‘三三工作法’,结硬寨、打呆账,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王国雷说。
一是三“码”齐扫,层层把关,抓实抓细返青人员信息登记工作。借助智能化手段,将党群e家、社区居民群、社区公众号二维码打印张贴在各卡口,社区居民扫描对应的二维码登记、提报、获取有关疫情信息,减少人员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对返青人员进行精细管理。按照社区居民、社区商铺、社区企业(单位)三个类别,制定“一户一表”,网格员、楼组长每日对网格进行巡查,开业(返青)一家登记一家,实行滚动式、动态化管理,累计登记居民户26560户,非居民户687家;层层把关,确保信息精准不遗漏。守住小区“入口关”,在返青人员进入小区时,必须扫码登记并填写《健康登记表》;守住“楼组关”,将二维码张贴、发放到每个楼组单元,发动楼组长、党员志愿者对已返青人员进行上门宣传和提示;守住“信息复核关”,根据反馈的登记数据,社区每日进行比对,对重点人员及时电话回访。
二是“三线”齐发,严防死守,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网。根据小区封闭情况,实行“一类型一方案”,护好院、守牢家、管住人。对于17个有独立物业的小区,尽量保留一处出入口,落实物业公司主体责任,做好返青人员信息登记、门岗测温等工作;对于119个有条件实现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借助市场力量,使用硬质挡板封堵通道51处,采用门岗指导员+专业安保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临时岗亭31个,做到人员出入可防、可控;对于70处沿街楼栋,由社区牵头,发动党员、楼组长、志愿者400余人,组成巡逻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发挥群防群控的作用;由经济文化服务中心牵头,对辖区5个商务楼宇开展企业人员信息排摸工作和疫情管控,指导楼宇物业以企业为单位,采取“一楼一人”的包干形式,建立“一楼一表”,点对点排查、登记返青企业人员信息和出行轨迹,全面了解各楼宇开工时间和企业入驻情况,科学指导楼宇防疫管理工作;成立9个巡查小组,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到“三个结合”,即登记信息与人员排查相结合,走访对接与营业复工相结合,疫情防控宣传与安全生产检查相结合。巡查小组工作人员分片分块包干,对辖区1969家沿街商铺、九小场所每天全覆盖排查,对5个大型工地逐一进行现场巡查,确保防控要求落实到每一家商铺、每一处工地。
三是“三制”统管,一插到底,筑牢防控疫情的“铁桶阵”。建立一口统管制,人员、物资、数据、舆情“条条清”。建立快速、高效、权威指挥系统,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双指挥长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打破部门、层级壁垒,设置“一办八组”,实行扁平化管理,按照“四个统一”原则,即统一数据口径、统一调度管理、统一人员调配、统一物资分派,统筹调配街道所有资源,联合打造全街道一盘棋共同战“疫”格局;强化网格责任制,巡、听、总、核、补“日日清”,形成网格员、小区物业门岗、楼组长的三级管理模式,将责任落实一插到底。楼组长做到“一看二报三提醒”,即一要看好楼组门,二要及时向网格员报告楼组人员动向,三要主动提醒楼组内返青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小区物业门岗人员做到“一测二拦三问四登”,“一测”即测量体温,“二拦”即阻拦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三问”即问从哪里来、是否去过重点地区、是否有发热。“三登”即外地返青必登、重点地区返青必登、身体发热必登;网格员做到“一巡二听三总四核五补”,即一要每天不定期到小区巡查,二要听取楼组长、居民、小区门岗反馈疫情相关信息,三要汇总管辖范围内各小区返青人员信息登记情况;四是对于漏登的人员要及时督促其进行补登;五是完善防护物资统筹制,征、购、配、领“样样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商会等多平台,向社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多渠道发布防护物资征集令,筹措1万只口罩、150公斤84消毒原液、750公斤医用酒精、110只额温枪、7000只一次手套。按人、按点、按量设定配置额度,申领单位填写申请单并签字申领,合理有序保障机关、社区、物业、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等一线防疫工作者的需求。
(阜新路街道党建办 李世政8379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