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和3月11日,党中央、省委相继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市委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全市扶贫系统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誓师大会,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市南区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把扶贫协作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以决战决胜的勇气、抓铁留痕的作风、勇于担当的斗志,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狠抓攻坚工作落实,扎实做好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克服疫情加强对接
加强对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的领导,将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力推进,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为克服当前疫情造成无法实地考察的影响,市南区近期筹备与安顺市平坝区、陇南市宕昌县召开视频座谈会,研究对接2020年扶贫协作工作重点事项。紧盯疫情防控形势,区党政主要领导前往协作地区开展考察对接工作。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人才和干部交流机制、帮扶项目确定机制、帮扶资金拨付机制、项目考察督导机制,促进扶贫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聚焦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扶贫
(一)实施资金援助。对受援地区建设项目投入帮扶资金,推动当地基建项目和经济产业升级,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2020年,市南区上缴财政统筹帮扶资金4228万元(贵州省安顺市1336万元,甘肃省陇南市2004万元,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888万元),自筹帮扶资金将于近期上会研究后拨付到位。
(二)推动人才支援。完善干部交流挂职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陇南市宕昌县和安顺市平坝区挂职。2020年计划向安顺市平坝区、陇南市宕昌县各选派至少3名骨干医务人员、10名骨干教师开展支医支教活动。全年培训安顺市平坝区党政干部不少于220人,培训陇南市宕昌县党政干部不少于240人。选派科技、法律等专业技术人才赴协作地进行挂职帮扶,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培训授课和指导。
(三)强化产业合作。开展“安顺行”“陇南行”“菏泽行”等活动,组织市南区企业走出去。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我区经济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重点发展中药材和畜牧产品加工销售、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产业协作,鼓励引导辖区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投资兴业。组织受援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厂家或销售企业,参加市、区举办的有关展会活动,扩大特色产品知名度。与区内大型商超企业对接实现货源直供,设立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卖店(柜台、窗口),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搭建直销推介平台,支持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鼓励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农产品。全年累计对安顺市平坝区实际采购额不低于3900万元,受益贫困人口数不少于1200人;对陇南市宕昌县实际采购额不低于3300万元,受益贫困人口数不少于2000人。
(四)深化劳务协作。举办专场招聘会,提高劳务输出就业率。组织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等与受援地区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采取定向培训或委托培训等方式,组织陇南市宕昌县320名、安顺市平坝区260名贫困人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引导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设立中介服务机构和劳务工作站,通过吸纳来青就业、劳务培训转移、我市企业投资安置就近就地就业等方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渠道稳定就业。全年吸纳贫困人口来青就业不少于28人,帮助省内就地就近就业不少于700人,帮助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不少于130人。
(五)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推动结对帮扶向镇村延伸。以两地结对镇街签署的战略框架协议为基础,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发展、合作双赢,积极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培养、劳务合作等方面开展共建协作;我区9个街道与安顺市平坝区9个乡镇、5个街道与陇南市宕昌县5个乡镇建立结对关系。推动结对帮扶向村一级延伸,积极增加社区与受援地区贫困村签署结对协议,重点推动区内企业、社会组织与陇南市宕昌县19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聚焦助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六)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带动更多的企业、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和个人参与支持扶贫开发。构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将贫困地区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民公益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社会成员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参与扶贫。联系区人大、区政协、区委统战部、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工商联等部门,通过组织开展“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巾帼关爱帮扶行动”“青春扶贫行动”等活动,引导动员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统战成员、妇女群众、青联委员等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为整个扶贫大格局添砖加瓦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全社会扶贫公众参与度,为扶贫攻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统筹推进对口帮扶与乡村振兴。加强推进对口帮扶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今年市南区继续选派6名副处级年轻干部加入青岛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派往平度市蓼兰镇、崔家集镇和田庄镇参加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实际,围绕“五个振兴”,重点突出产业振兴,聚焦“2年内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新增3万元以上”的目标,在推动所在村的基础建设、帮助引入产业项目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严格督导考核,加强宣传引导
按照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绩效考核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立足职责职能,逐项对标,细化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一)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会议精神,根据全市东西扶贫协作工作部署,市南区各部门分别对工作进行集中梳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确保工作推进时间、工作任务和预期目标,做到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部门,都有具体责任人,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督导考核力度。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建立定期通报、年度考核制度,原则上每月进行1次工作调度,将日常工作督导与上级绩效考核要求相结合,将扶贫协作工作列为各部门各单位年度考核的内容。
(三)强化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市扶贫协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宣传工作的意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微博、微信,加大宣传力度,健全信息报送、媒体沟通、重大新闻发布、定期宣传报道等制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参与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