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吗?”不少消费者在咨询保险产品前,内心往往心存疑虑。
2020年3月31日,青岛银保监局连续披露了41张罚单。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青岛”)赫然在列。
由于虚列增值服务费、直销业务虚挂中介套取费用,人保财险青岛被处罚金60万元,相关人员共被处罚金14万。
复盘2019年,对致力于“做人民信赖的卓越品牌”的人保财险来说,在业绩与口碑上同时遭遇滑铁卢。自身难保的他们,又该如何保护消费者的财产?
齐鲁财研社第18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人保财险青岛被罚60万
2020年3月31日,青岛银保监局公布了一批行政处罚公告,共涉及5家保险公司和5家保险公估公司。

其中,人保财险青岛因虚列增值服务费、直销业务虚挂中介套取费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被青岛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处罚金60万元。


此外,人保财险青岛工作人员王兵和商林因对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虚列增值服务费、直销业务虚挂中介套取费用承担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被青岛银保监局提出警告,并分别罚款人民币7万元。

根据天眼查官网资料显示,成立于1996年9月27日的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法人及负责人为武长奎。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保证保险等人民币或外币保险业务;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再保险业务;各类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及其再保险的服务与咨询业务;代理保险机构办理有关业务;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或国家保险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据了解,此次被处罚的两人中,王兵是人保财险青岛副总,商林是人保财险青岛车辆保险部总经理。
从此次青岛银保监局公布的一系列罚单看来,虽然人保财险青岛收到的罚单数量并不是最多的,但却是被处罚金额最高的。
究竟人保财险青岛做了什么,让他们收到了高额的罚单?
人保财险青岛到底怎么了?
银保监会开出一张罚单,必然都是有缘由的。
人保财险青岛此次被处罚的原因,包括了虚列增值服务费以及直销业务虚挂中介套取费用两部分。
首先,是虚列增值服务费。一旦企业被认定为虚列增值服务费,就意味着他们有偷税的嫌疑。虚列费用也是保险公司在多种被罚理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
其次,是直销业务虚挂中介套取费用。这一项“罪名”,实际上也属于虚列费用的范畴。业内人士曾指出,综合考察保险公司中介业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各种方式虚构中介业务并套取费用,成为最主要的、最普遍的问题。
此前,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有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保险公司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与其绩效考核体系不无关系。保险公司高管的奖励和绩效考核指标取决于当年的保费收入,通过非法销售,增加保费收入,他们就可以拿到高额奖金,在缺乏长期机制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是高概率事件。
基于上述专家观点可见,人保财险青岛收到的总计74万元巨额罚单,与他们实际获利相比,可能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而这也不是人保财险第一次登上银保监会的“处罚榜”。
自身难保,何以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