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
1月14日,岳父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做了第4个疗程的化疗,我把他和岳母接到武汉的家中安顿下来,让他度过化疗后的最痛苦的几天。1月19日,我叫了一辆“顺风车”把他们送回武穴的家中,准备与从合肥回武汉的儿子、媳妇一起过大年三十。而从成都回来的姨妹就打算在武汉与我们一家过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再一起回武穴,一大家人来个大团圆。
正当我们马不停蹄置办年货时,一张无形的“瘟疫魔网”悄悄地罩向武汉人的头顶,忙碌的人们却浑然不知。
陡然紧张的局势,突然降下一张匪夷所思的禁令——“封城”,从1月23日上午10时开始。
我们一定要带着孩子在封城前出城,因为我们要和孩子的外公一起过年!对老人而言,有可能,今年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最后一个年!一定要回去,老人不仅需要照顾,更需要的是给予心理的疏导与安慰;一定要回去,初八还要把老人带回武汉,到医院去做第5个疗程的化疗。从前面4个疗程来看,化疗的效果非常明显,老爷子的精气神也恢复得不错,我们非常有信心把他的生命延长个三五年。
我们慌乱地收拾着一切!孩子们的笔墨纸砚、寒假作业、课外阅读,我们穿的、用的物品……后备厢里压了又压,座位上挤了又挤,然后飞速奔向出城的高速公路。这种情形,估计战乱时候也不过如此吧。
武汉封城的下午,我们到了武穴。除了孩子的姨父受封城影响被滞留成都外,家里其余的人都到齐了,共计11人,团年饭时,满满当当围了一大圆桌。
我的俩孩子要大一些,把两个小表弟就像逗“小宠物”一样逗,惹得大家不时开怀大笑。
岳父望着满堂儿孙,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但眼里似乎噙着不易觉察的泪花。他心中肯定明白,这种幸福的画面,看一次就会少一次,这种放慢速度的生离死别,其实也是对人类情感意志的无情折磨。
上初三的女儿,被一堆堆的作业淹没着,过年休息了三天后,她就守在一张小方桌上,一边拼命地赶着作业,一边关注着武汉日渐严重的疫情,“我们还能按时回到学校吗?”这个问号在她心中越变越大,越变越沉重……
上五年级的儿子,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过年就让他和表弟们疯玩,让他们的外公看到他们能多几次会心的微笑。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眨眼间已到了正月初八,本该带老爷子回武汉的时间,但此时的武汉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确诊人数每天成百上千地递增,每个医院都在呼吁需要捐赠救援物资,口罩、防护服、消毒水、护目镜……病人们也在四处求救,哪怕是能在走廊里有张病床都可以……但是,到处都在告急,什么东西都是紧缺!
我们打电话到湖北省肿瘤医院,找不到主治医生,后来才知道被调到雷神山医院去了,肿瘤医院的医生都上一线救“火”去了。而且,全省都处于封闭状态,连出村子都出不去,更何况是去重灾区武汉呢?
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只能一天一天往前盼,盼武汉云开日出的那一天。随着拖延的时间越长,岳父脸上的笑容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僵硬,有时那丝迎合性的苦笑让人觉得好难过,有时叫孙子的名字时,都感觉有一丝丝哽咽。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我们束手无策,只有诅咒那可恨的新冠肺炎。
孩子们也以网课的形式开学了。
儿子的新年第一篇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让我帮忙修改,他写的是他姥爷,说他很刻板,一年365天只看新闻频道,从来不让他的外孙们看一集动画片,而且很懒,不帮外婆干活,但脾气倒挺大……我知道他又在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写姥爷,在他内心是很爱姥爷的,去年还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我的姥爷》。
他在作文中写道:“但就在过年前,爸爸妈妈总是陪姥爷在武汉各个医院看病,前些时,姥爷还戴了一顶黑色的帽子,很少取下来。有一天吃饭吃得太热,他取下帽子擦汗,我惊呆了,他原来一头花白的头发全掉了,光秃秃的头顶残留着稀稀拉拉的几根,就像沙漠中插的几根干枯的树枝,荒凉而扎眼……”“妈妈好些时候都躲起来偷偷地哭,我估计姥爷病得不轻,有可能存活的日子不多了,在这一刻,我突然长大了,一定要多陪陪姥爷,让他每天都开开心心,这样活的时间就会长一些。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在姥爷治得比较顺利的时候,新冠肺炎的疫情来了,把我们一大家子人关在一起,哪儿也去不了,这样耽误了我姥爷治病,他会不会很快就离我们而去了?……”
我看着、看着,眼睛就湿润了。以为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没想到什么都知道,依依不舍的这份亲情,叫人如何不潸然泪下!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如果不是这篇作文,我这位父亲还真不会静下心来读懂孩子细腻的情感!我的心,被儿子的这些文字搅动得更加不安,踱到阳台上,让这早春的凄风苦雨,把情绪平静下来。我对着灰蒙蒙的天,长舒一口气,希望排除压在心中的不快!
突然发现儿子在后面院子里不停地忙碌,把堆在旁边的红砖一块一块地往空地上搬。可能是关得太久了吧,自己找一个发泄的方式,我没有打扰他。
等我再一次转到阳台上时,眼前赫然呈现四个大字“中国加油”。儿子呆立在旁边,头上冒着汗珠,怔怔地……我飞奔下楼,望着雕塑般的他,眼眶发红,挂着几滴晶莹的泪……
我搂过他的肩膀,揽入怀中,他突然放声大哭,“爸爸,姥爷他会好吗?”“放心吧,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加油,一定会好起来的!”
东风终于吹散了漫天的阴霾,“中国加油”的砖块旁边的土地上开满了野花,大自然把它装饰得更加生动美丽。武汉捷报频传:3月19日,新增病例终于归零;3月28日,武汉按下重启键——地铁公交重新启动;4月8日,武汉终于可以“满血复活”了!
今年的春天迟到了,但终究还是来了。
作者:武汉市育才小学五(七)班家长向柳山
【投稿】
中国·武汉战“疫”数字博物馆资料征集入口——
*医务工作者,希望您讲述抗“疫”战争中的故事;
*患者,希望能留下您与病魔斗争的行动轨迹、心路历程;
*各方志愿者,请全面展示你们逆行的勇气,记录下你们的无私和大爱;
*“疫区”群众,讲述您的宅家生活,用积极乐观为抗“疫”增添力量!
请务必留下真实姓名及详细联系方式
公益事业需要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