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青岛人的朋友圈被一位七旬老人的鞠躬礼刷屏了。青岛市口腔医院监控拍下了发生在2月18日的一幕:一名老年患者诊疗前后四次鞠躬感谢,临走时还扔下1500元钱。原来,老人牙疼得很厉害,检查发现牙齿已经裂开。在疫情初期全市口腔医疗机构全面停诊的情况下,牙疼的老人在青岛市口腔医院得到了多科会诊、精心治疗,目睹医护人员冒着感染风险为他诊治,心中非常感激,于是四次鞠躬致谢……大家纷纷点赞鞠躬老人,点赞医护工作者。
“疫情期间这样一个案例,传递出医患休戚与共的战友关系:当医患互相尊重、信任和认同,便能更好地联手对抗共同的敌人——疾病。”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口腔医院院长王万春说,只有这样的医患关系,才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也让医生能够放下包袱,敢于和疾病做真正的较量。
王万春认为,目前敬业、奉献是医疗行业的主流,要想抗疫建立的和谐医患关系得以持续,全社会还应从以下方面不断努力:
医疗机构要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确保诊断准确、技术硬核,这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石。换句话说,患者每次就诊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救治,自然会相信医生。
医护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全心全意、关怀备至,这是维持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它要求广大医护人员时刻为患者着想,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我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时,必定会温暖患者的心,赢得患者及家属的尊敬,获得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从而建立起一份浓浓的医患共情——我感知你的痛苦,你体会我的辛苦。”王万春说。
此外,还要强化医患共同体意识,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这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长效保障机制。从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到舆论氛围、法制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增加投入,减轻患者负担,减少医患嫌隙的经济诱因。要强化法治,进一步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医务工作者合法权利,让医生安心看病;医疗机构要主动积极宣传公益性,让患者和社会真实、客观地了解医学,了解医院,了解医生。
“希望抗疫建立的和谐医患关系能够在今后继续保持下去,只有医患携手、共同应对病魔,百姓的健康水平才会不断提升,健康中国建设才能全力推进。”王万春说。
青岛市口腔医院常年招募导医志愿者:
要求:身体健康,45-52岁已办理退休的女性;具备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爱心服务、热心为民。志愿者服务待遇从优。
报名电话:82829911(对外服务中心)
为提高居民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口腔保健意识,青岛市口腔医院为各单位团体提供免费口腔健康讲座、口腔健康义诊等服务。
如有需要请联系:
口腔预防科: 0532-82829900公文医生
对外服务中心:0532-82829911